老人摔倒骨折了,手术?不手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老人摔倒骨折了,手术?不手术?

邓忠秀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院,610300

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家中有位上年纪的老人时,做子女的还是不得不提心吊胆,特别是怕老人不小心被磕磕碰碰。

因为众所周知,老人的骨头比较“脆”,可能同样是跌一跤,年轻人站起来拍拍袖子什么事儿都没有,但老人轻则软组织挫伤,重则可能骨折。

老人家为什么这么容易骨折呢?

这就要从骨头的解剖结构开始说起,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究竟是应该手术治疗呢?还是非手术治疗呢?

骨头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实性结构,其实则不然。骨头最外面的确被覆着一层坚硬、致密又光滑的结构,叫做骨皮质。事实上,骨皮质是全身组织中硬度第二大的结构,全身最硬的物质是牙齿外表面被覆的牙釉质。骨皮质比人们想象中要薄得多,全身骨骼最薄的骨皮质只有几毫米那么厚。

骨皮质里面则是骨松质。听名字就不难理解,相对于骨皮质,骨松质则要疏松得多。骨松质位于骨骼的内部,构成了骨的大部分,呈现一种较为疏松的网格状结构。有些人可能会听说过老年人多发的脊椎压缩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就是这些疏松的骨松质被压瘪而造成的。而我们平时所谓的骨折之后“打钢钉”,钢钉就是打进骨松质里,被这些网格状结构紧紧咬合住。

观察下面的髋关节冠状断面图,很明显,骨外面一层均匀的白色就是致密坚硬的骨皮质,内部的筛孔状结构是疏松的骨松质。

5dcfaaf3607b0_html_27e80925e15e771d.png

那么,老年人的骨头为什么这么脆呢?

答案是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加,身体机能下降,骨的形成会逐渐减少,而骨的破坏增加,导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表现为致密的骨皮质变薄,而原本就较为疏松的骨松质则更加疏松,形成了更大的网格,对力量的承受能力降低,稍有外力施加就容易折断。特别是绝经期之后的中老年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钙质流失更加严重,所以中老年人要注意补钙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老年人摔倒骨折了,究竟是手术还是不手术呢?以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脆性股骨头骨折为例,我们探讨一下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也就是非手术治疗)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相信这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做出选择。

先看保守治疗,股骨头骨折目前保守治疗的措施主要是手法复位之后药物镇痛促愈合+石膏固定,固定过程当中需要长期卧床,等待骨头的自然愈合。优点当然是避免了手术,这对于一些基础疾病比较多,身体状况本身就较差,难以耐受麻醉和手术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一方面。

但是,固定之后的制动可能长达2-3个月,这个阶段的生活质量较为低下,甚至无法自行去洗手间,对老年人的身心都是较为痛苦的经历。而且,制动的过程还有一定风险,长期卧床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前两者会危及生命,需要人精心护理从而避免这些风险。尽管如此,由于没有切开复位,解剖复位可能不完全,依旧有很大的概率会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再次手术治疗了。

那么手术治疗就都是优点吗?当然也不是。

针对脆性股骨头骨折,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主要是三种方式:切开复位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

切开复位内固定,也就是大众口中的打钢板和钢钉,是对于年轻人比较好的一种术式,因为它可以保护病人自己的骨头。但是,上文说到由于老年人的骨松质更加疏松,导致钢钉的握持力比较差,两个骨折断面没有紧紧贴在一起,骨折愈合慢或者不愈合,甚至导致脱钉。因此,老年人打钢钉之后发生脱钉的概率远高于年轻人,脱钉之后,即需要再次手术行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的优点是一致的,由于使用了人工关节代替自身的骨头,不需要等待骨折愈合,因此术后也不需要制动,一般患者一周左右即可下床。

而关节置换的缺点主要在:一是费用比较高,二是病人需要耐受手术。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差别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活动能力强于半髋关节。因此,对于活动力较强的老年骨折病人,一般推荐全髋关节置换;而对于本身已经不太活动的老年病人,则推荐半髋关节置换。

作者简介:邓忠秀(1976-12月-15日),民族:汉,性别:女,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工作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镇卫生院,学历:大专,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