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的临床分析

李惠丽

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 常德 415700

【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65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再发性腹痛的小儿病患进行研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病患实施常规检查,重点扫描病患的右侧腹部与肚脐四周淋巴结的直径、形态、回声与数量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其结果显示,再发性腹痛患儿确定病因有39例,占本组总例数的58.21%,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炎阳性例数为37例,诊断率为55.22%,8例患儿诊断出淋巴结位于脐周位置,位于右下腹部的有14例,位于右上腹的有9例,位于左上腹的有6例。临床为患儿展开抗感染治疗后,经复查,31例患儿淋巴结消失或缩小,痊愈出院,有6例患儿淋巴结缩小不突出,但是临床表现有好转。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密切,可通过超声腹部检查对疾病加以诊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小儿再发性腹痛;临床相关性;分析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病因相对较复杂,而较常见的病因即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近些年以来,随着超声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医疗检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中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为主的检查法受到了临床医师与病患的一致好评,被广泛运用于各器官的检测中。同时也成为临床诊断评价小儿再发性腹痛的基本手段。本文主要对近一年来院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相关性,具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挑选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并治疗再发性腹痛的65小儿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有35例,女患儿有30例,本组病患的年龄在4~15岁之间,平均年龄(7.96±1.44)岁,病程1个月~24个月,平均病程(10.11±2.10)个月。入选患儿的腹痛发作次数均超过三次。其临床表现为脐周疼痛、下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腹痛以阵发性为主,每次疼痛的时间约5~10分钟,每天疼痛发作次数为3~9次,间歇时,半数以上的患儿无其它异常情况出现。仅有9例患儿主诉腹部有隐痛感,有34例在腹痛发作时有发热、咳嗽、咽喉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出现,有20例腹痛发作时有腹泻、呕吐等肠道感染症状,对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定为3.5~10mhz之间,展开常规全腹检查,其中包含胰、脾、阑尾、肝、肾、胆等部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重点扫描患儿的肚脐四周与右侧腹部位置,在检查时如果探查到单发或多发低回声椭圆形结节,则必须对其形态、直径、所在区域、周围肠间隙有无游离积液与回声等情况加仔细观察,此外,通过超声检查对肿大淋巴结内部血流情况进行探查。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处理此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以5dcbfe3deb9b1_html_844f00b242ba8910.png ±s来表示,X²检验数据差P<0.05,表明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有比对意义。

2结果

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其结果显示,再发性腹痛患儿确定病因有39例,占本组总例数的58.21%,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炎阳性例数为37例,诊断率为55.22%,8例患儿诊断出淋巴结位于脐周位置,位于右下腹部的有14例,位于右上腹的有9例,位于左上腹的有6例。淋巴结边界十分清晰,呈现椭圆形低回声,皮髓质分界清晰,淋巴结存在形式为孤立或成簇,前后直径比大于5,纵横直径比小于1。超声探查淋巴结显示血流信号呈现出少量点条状。剩下的28例小儿病患经超声探查无阳性,经临床诊断检查,具体为:5例胃溃疡、13例胃肠痉挛、1例癫痫以及8例十二指肠溃疡。

3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往往并发上呼吸道感染与胃肠道感染,经胃肠道细菌可致使肠黏膜受到影响,使得乳糜管遭受影响,最终致使肠系膜淋巴结呈现出炎性肿大状态。由于炎性渗出物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患儿则会产生高热、腹痛、腹泻、呕吐以及恶心等临床表现,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儿科疾病中属于一类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主要特点为高热、腹痛,要区分于急性阑尾炎。小儿病患的机体还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对于外部致病因子的抵抗力较弱,为此,呼吸道感染与胃肠道感染的产生率会不断增加,此外,患儿免疫抗体系统活性大,免疫机能旺盛,在遭受感染后,细菌与毒素则会通过淋巴管对淋巴结造成影响,与免疫抗体反应共同参与,致使淋巴结炎性肿大,这也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引发小儿再发性腹痛的重要因素。

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其结果显示,再发性腹痛患儿确定病因有39例,占本组总例数的58.21%,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炎阳性例数为37例,诊断率为55.22%,8例患儿诊断出淋巴结位于脐周位置,位于右下腹部的有14例,位于右上腹的有9例,位于左上腹的有6例。临床为患儿展开抗感染治疗后,经复查,31例患儿淋巴结消失或缩小,痊愈出院,有6例患儿淋巴结缩小不突出,但是临床表现有好转。剩下的28例小儿病患经超声探查无阳性,经临床诊断检查,具体为:5例胃溃疡、13例胃肠痉挛、1例癫痫以及8例十二指肠溃疡。

由上可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小儿再发性腹痛关系密切,在诊断时要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慧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经验总结[J].光明中医,2019,34(02):302-304.

[2]高晓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1):88-89.

[3]杨莎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

[4]陈启明,高运金,杨秀芬.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07):93-94.

[5]井夫杰,李金鑫,于全军.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06):1023-1024.

[6]綦秀贞,门忠友,徐彦,刘淑芬.再发性腹痛患儿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0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