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选择 DHS以及 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选择 DHS以及 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

刘国庆

衡南县人民医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选择DHS以及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方法 选取院内2015年4月——2018年4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发进行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PFNA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DHS进行治疗,通过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手术用时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概率进行对比。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记忆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概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Harris髋关节评估,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选择DHS以及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在临床中的疗效均为显著。其中观察组采用PFNA对患者进行治疗中其操作性、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等都明显优于组患者的整体情况,并且更适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以及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疗效;安全性

在髋部骨折中最为常见的则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EF),对于此病患的治疗唯有选择内固定进行治疗时再加入股骨粗隆部位的血运丰富,让患者痊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通过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术方案,消除髋骨内翻导致的畸形愈合危机,避免因长时间无法行动而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治疗效果达到最高标准。通过选择院内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两组进行DHS和PFNA、人工关节的置换术,来让整体的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2015年4月——2018年4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以Evans股骨粗隆间隔着分型作为参考基准,9例Ⅰ型、11Ⅱ型、23例Ⅲ、12例Ⅳ型、10例Ⅴ型。其中23例Ⅲ、12例Ⅳ型、10例Ⅴ型为不稳定的骨折,9例Ⅰ型、11Ⅱ型为稳定性的骨折),采用随机数表发进行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PFNA进行治疗,男14例,女20例,年龄(62~88)岁,平均(71.2±6.5)岁;对照组32例,采用DHS进行治疗,男19例,女13例,年龄(63~87)岁,平均(72.3±6.0)岁。通过两组性别、年龄以及个这情况分型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①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术前全身麻醉,保证患者的姿势处于平卧,且躯体与患者呈15度弯曲,当患者麻醉程度达到预期效果时,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确定在C型臂X线机透视情况下的复位状况以后,在大粗隆的上方位置6~11厘米处进行纵行切口4~6厘米[1]。在大粗隆顶端的位置引入导针,利用C型臂利用透视观察导针的位置所在,调节导针方向,在选择适合的PFNA主钉对髓腔进行穿插。C型臂通过透视功能找到导针偏下方的股骨颈中心,选取合适的螺旋刀片放入远端距骨头关节面的1.1厘米位置,进行螺钉拧入并锁定,当透过C型臂X线机透视查看PFNA位置准确后,开始进行切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通过两组患者一年的随访情况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手术中用的时间、术后可以下地活动的时间和Harris的疗效评估、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意义 利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5dcbfc13a8870_html_43c91b7f32284253.gif5dcbfc13a8870_html_43c91b7f32284253.gif ±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两组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为计数资料表示,计数资料为5dcbfc13a8870_html_20c2c9b714a36cd6.gif5dcbfc13a8870_html_20c2c9b714a36cd6.gif 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所用时间以及出血量情况,下图表1所示。

1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5dcbfc13a8870_html_43c91b7f32284253.gif5dcbfc13a8870_html_43c91b7f32284253.gif ±s

分组

n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观察组

34

53.24±14.12

121±22

对照组

32

77.68±16.45

254±75

t

19.258

9.902

p

0.000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概率,下图表2所示。

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概率(n,%)

分组

n

切口感染

髋骨

肺栓塞

病发率

观察组

34

2(8.3)

1(2.9)

1(2.9)

4(11.8)

对照组

32

3(9.4)

2(6.2)

2(6.2)

7(21.9)

5dcbfc13a8870_html_20c2c9b714a36cd6.gif

34.071

1.254

1.254

3.64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对比患者Harris评估、下地活动时间,下图表3所示。

3对比患者Harris评估、下地活动时间(5dcbfc13a8870_html_43c91b7f32284253.gif5dcbfc13a8870_html_43c91b7f32284253.gif ±s

分组

n

下地活动(d)

Harris评估(分)

观察组

34

27±9

90.0±6.81

对照组

32

121±13

74.42±7.5

t

34.326

8.844

p

0.000

0.000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导致了股骨粗隆间的形成,骨质的疏松使骨小梁的结构出现破损,即使是微小型的外力也会造成骨头的断裂,这也是为什么老年患者容易出现骨折问题所在[2]。在老年患者中,骨质疏松多在于女性患者,同时也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状,而老年患者的生活健康带来了威胁。

对于现在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各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身上患病过多,自身条件较差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牵引进行保守治疗,其方法主要是对髓外内进行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锁定钢板固定)以及人工关节的置换[3]。DHS的运用早在70年代便开始使用,对于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运用比较普遍,它主要是通过对髓外用钢板稳定,使骨折的位置通过愈合能力所产生出来的动力以及静力而形成的加压作用。对于70年代治疗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极其显著,主要表现在其操作简单容易被人员掌握[4]。DHS也有不利之处,它的礼毕偏长,弯矩也相对较大,若治疗内侧骨皮质的骨缺损及骨质疏松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应力集中,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螺钉对于股骨头的切割以及螺钉变得松动,甚至出现钢板断裂等)。它的抗旋转能力比较弱,极有可能会出现髋内翻,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以及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增多。

综上所诉,不同于DHS,PFNA手术在精确度上更加精密,同时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术中的出血量也相对较少,更加适合对患者的治疗[5]。通过对PFNA的不断改善,让其在治疗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治疗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宋伟. DHS、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双足与保健, 2018, 27(18):129-130.

[2], 黄强, 谭小云, et al. 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3):508-509.

[3], 李启中, 杨朝华, et al. DHS、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12(5):30-34.

[4], 何林果, 郑勇杰, et al. 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26):64-66.

[5]. 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