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护理 122例探究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护理 122例探究实践

夏宝萍 顾连芬 呼晓 陈晓梅 曲灵美 马海玲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摘要】目的:探究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护理122例实践结果。方法:选入探究样本的都是我院收入执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合计122例,时段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总有效率98.36%,效果非常好。结论:护理措施应用到内窥镜鼻窦手术后,临床效果更优,非常值得借鉴。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护理;临床效果

内窥镜鼻窦手术,属于是在原来传统鼻窦手术的操作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鼻窦手术治疗方案,在耳鼻喉科实施这种新的手术操作以来已经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实施内容效果做出观察,整理出一套相对十分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改善临床最终的治疗效果,为此我院挑选出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时段:2017年8月~2018年8月),术后实施护理措施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具体内容见:

1.资料、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入探究样本的都是我院收入执行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合计122例,时段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男性70例,女性患者52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数值(35.9±2.0)岁。病程最长8a,最短3个月。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患者均执行表麻或者是全麻。其中表麻选择浓度2.0%地卡因增加适量的盐酸肾上腺素棉片,得到充分的麻醉然后将鼻腔黏膜收敛,执行全麻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完成静脉符合麻醉方案,在术中可以选择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棉片。实施的手术选择“Messerklinger”术式,经鼻内窥镜让患者的鼻腔内部相关解剖结构、病变部位成像在手术镜内,经摄像系统把成像再投射在显示器上面。于直视环境下对鼻道中心周围区域病变部位有效切除,若是鼻息肉患者应该先进行清除,然后使用棉片进行止血[1]。选择钩突前缘位置作一个纵形形状的切口,将鼻道黏液分离出来,然后将筛泡骨壁充分暴露且将钩突切除,按照不同的病情状况有效的开放患者全筛部位、前筛部位、蝶突位置,将上颌窦以及额窦充分扩大或者是将蝶窦进行自然式的开口,然后恢复患者的鼻窦口相关引流以及通气等。在术中要尽可能确保窦内粘膜的留取,不须大量切除掉患者的鼻窦黏膜,只要保证可以将病变切除且还可以保留患者原来的正常组织或是结构即可,这种手术操作可以弥补掉以往传统式鼻窦手术相关操作,在结束手术的时候可以选择止血棉或者是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实现鼻腔止血目标。

结果

患者治愈55.73%(68/122),好转42.62%(52/122),无效1.64%(2/122),总有效率98.36%(120/122)。

讨论

3.1术后卧位护理

患者术毕的时候回到患者病房中,需要对患者血压或是脉搏等基本参数进行即时性测量, 查看临床患者们的面部情况,掌握术中出血的具体状况。比如术后患者都比较正常,选择半坐卧位,有助于临床患者们的鼻腔呼吸情况比较通顺,缓解鼻腔的堵塞情况。与此同时,十分助于患者鼻窦以及鼻腔等渗血情况,或者分泌物能够有效流出,这样均减少了感染事件的产生,要是血压脉搏体征参数异常,选择平卧位进行休养,等到正常之后再选择半卧位休养。

3.2饮食干预

患者的鼻腔有效填塞时间控制在24h~48h,选择半流质的饮食进食,少量且多次的喂一些凉开水[2]。在拔除了鼻腔填塞物之后选择常规的饮食,但是要控制煎炸食物以及辛辣食物等的进食,再多吃一些含有粗纤维物质的一些食物,比如说:蔬菜、新鲜的水果等等。

3.3术后病情的处置

术后临床患者多数会产生头痛以及头晕等等一些不适。分析原因是和手术的创伤性以及炎症的刺激等都有关系,为此需要将解释说明工作做好,且讲述疼痛产生的因素、暂时性的病情以及术腔需要填塞纱条等等,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止痛药的口服以及镇痛剂的注射来缓解。在术后的1天内可以选择冰袋冷敷患者的鼻部,能够降低上述出现的不适情况。嘱咐患者不要剧烈性的咳嗽,避免打喷嚏,不要抠鼻,不能自行的将鼻内填塞物拔掉。

3.4术腔干预

术后需要选择止血海绵进行腔内的填充进行止血,通常是需要填塞1天~2天,在其填塞期间内选择浓度为1%的黄素滴鼻处理,这样可以缓解鼻塞的不适之感,因为内窥镜鼻窦手术需对患者鼻窦口进行开放,并且对鼻窦进行重建利于通气以及引流等,加上术腔的创面相对很多,需要及时对患者术腔产生的凝血块以及渗出物进行清理,维持术腔的通畅情况,这样更加利于患者术腔上皮的有效再生[3]。在拔除了患者鼻腔填塞物之后,也就是在实施鼻腔换药的时候,需要保证每天1次~2次,在予以换药操作之前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溶液(棉片)进行鼻腔黏膜的表皮麻醉处理。随后选取盐水棉球对患者的总鼻道、鼻底部、中鼻道的入口位置分泌物或是淤血等的清理。在手术后的第3天时间选择鼻内窥镜对术腔进行清理,保证之后的清理频率为每周1次即可,持续清理共计4次,在术后的第2月保持清理频率为每两周1次,且第三个月起保证每月清理1次即可,直到术腔呈现为上皮化为止。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8.36%(120例),这样的临床结果与李月玲[4]中的观察内容相似,体现出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措施应用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患者中,可以改善最终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彭华.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30):62-63.

[2]张爱梅. 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换药护理体会[J]. 心理医生月刊, 2012(7):395-396.

[3]陈少英.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 全科护理, 2014, 12(2):140-141.

[4]李月玲. 浅析鼻内窥镜下慢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术后护理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03(2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