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园区发展动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08
/ 5
高科技园区是由其参与主体的需求推动产生的,高科技园区发展也要依靠其参与主体的行为协同配合,本节从高科技园区参与主体的需求及角色定位入手,探讨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因。

高科技园区参与主体概述

高科技园区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支撑服务中介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委员会)。

1、企业

(1)高科技企业
这类企业是高科技园区孕育、生长的基本细胞,是指那些敢冒获利与损失不确定性之风险,以开发和生产经营高科技产品为主要任务,富有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企业。高科技企业一般应具有如下特点:1)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智力密集度高;2)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 3)投入大、风险高;4)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以市场为导向,融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以竞争求生存。
(2)金融机构
高科技产业的高效益是以高投入高风险为代价的,因此资金是影响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高科技园区的生长需要强劲的金融支撑,需要各类银行、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境外银行在园区设立的分支机构等的支持。
(3)其它支撑服务机构
主要指类似的一些机构:信息咨询服务中心、高科技贸易中心、科技交流中心、进出口公司、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专利机构、律师事务所、税务、海关驻园区监管小组、商检部门驻园区部门等等。

2、大学和科研院所

纵观世界各国成功的高科技园区,几乎都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的参与。大学不仅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且也是新知识、新技术的诞生地。园区设在高等院校密集的地区,有利于智力与资金的结合,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大学在园区建设中,具有培养人才和输送技术的双重功能。
科研院所主要指高科技园区内各类科学院、研究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高科技企业提供科研成果。

3、政府

(1)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这是一种独特的服务性实体,一种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的新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创新型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通过提供整套服务设施和管理咨询服务,使小企业尽快成长起来。
(2)专家咨询委员会
该委员会一般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和学者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和有关政策进行咨询评估。
(3)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高科技园区建设与管理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宜,是行使政府职能的具体机构。

高科技园区参与主体的需求

本来,企业、大学和政府不参与园区也可以按照固有的模式发展,那么,它们为何要在园区里聚集起来?高科技园区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从参与主体的需求入手,分析其参与园区的利益驱动机制。园区能够充分满足参与主体的需求,而这正是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因。

1、高科技企业对园区的需求因素

(1)降低交易费用
高科技产业技术分工专业性强,生产组织是垂直分离的,同时这些生产组织之间又存在大量的交易关系:如长期或短期的转包合同、原材料的投入产出联系、上下游生产组织之间甚至还需要战略信息的详细交流。这些交易关系中的一些主要交易费用是受空间距离影响的,如签订稳定的交易合同需多次谈判,市场变化需交易双方频繁接触,以及运输费用、通讯费用等。这样,处于垂直分离生产体系的高科技企业会由于减少交易费用而需要地理区位上的相近。高科技园区的出现将这种自发性的空间集聚演化为规划集聚,而且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来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

(2)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市场
高科技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的企业。其投入具有风险性,且起步资金需求较高;其人员需经高等教育及培训,且专业性很强。这样,企业最初可能会选择集聚在人才和资金的充裕地区。高科技园区一般建立在大学、科研机构附近,或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它本身的资金技术市场就比较发达,而且还会源源不断地把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吸引过来。

(3)各种资源快速整合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单种资源的充裕供给,而且需要各种资源快速流动和结合。效率是高科技企业的灵魂。在产品生命周期或价格变化缩短的情况下,只有各种资源要素的快速组织,才能使高科技成为有效益的投资。这包括资金与技术的结合,供应商与制造商、用户的快速结合,从产品构思到产品最终使用之间的各个环节要尽量的少。高科技园区内功能齐全的支撑服务体系保证了这种需求的满足。

(4)增强创新能力
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智力资源。企业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内部研发人员的创造主动性,重视其工作、生活和文化等环境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研究能力有限,必须向高科技之源--大学和科研机构寻求合作。高科技园区的环境宜人,思想活跃,内部有很多研发机构,可以较好地满足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的需求。


(5)需要政府法律保护
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在于技术创新,但若技术创新不能被法律保护,轻易任由他人仿制,则会大大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高科技园区内部法律服务完备,设快速申请专利通道,推行企业产权明晰化,园区内部还可以突破传统工资制度,实行科技人员持股政策。这些都有利于对技术创新进行保护。

(6)参与孵化
新创办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往往存在资金短缺、创业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等问题,存活率普遍不高。高科技园区内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具备了企业生存与成长所需的服务机构与环境,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四级孵化模式,帮助企业成长。

(7)跨国公司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
这一点在我国体现十分明显,跨国公司为抢占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产品等市场,纷纷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分公司和研发中心。但其研发中心进行的不是顶端高科技的研制,而是对原有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如MOTOLORA同一型号的手机在中国大陆和在香港台湾的就不一样)。高科技园区政策优惠、服务周到,是其进驻发展中国家的最好选择。

2、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园区的需求

(1)大学的困境
长期以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探求知识、取得科研成果、与此同时培养可以进行高强度研究开发活动的人才。由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这种工作目标和工作兴趣,使得其在一定意义"超凡脱俗",对于政界和经济界不够了解并且有轻视的倾向。大学和科研机构按照从学生到教授、从科研成果到著书立说这一模式运行了近20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情况略有变化,不但一些人文科学教授从政,一些自然科学家也进入了政府机构,开始了科技界与政界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得科技界的地位在二战以后得到了显著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学和科研机构却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由于科研规模扩大和教学经费的提高,而政府的支持有限,虽然一再向政府施压,仍得不到很好解决,造成科技界和政府的矛盾;二是学校培养的学生逐步不适应企业在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两方面能力的要求,因此供大于求,名牌大学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于是,大学和科技界不得不转向社会,面向经济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2)参与园区解决困境
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高科技园区,可使其扩大对社会开放,密切产学研结合,教学科研从生产实际中获取大量、及时、准确和全方位的信息,促进教学科研机构有效的发展。同时,还可推动大学的改革,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优化学校科研资源的配置;重要的是,还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消解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最后,大学高新技术成果需要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和产业化。

(3)大学在园区中的角色定位
第一,高科技成果的发源地和生产点。大学由于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手段,能够不断得研制出高科技成果,并对原有的高科技成果进行完善和修改,使高科技园区成为有源之水。第二,高科技产业的辐射中心。大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把自己的高科技成果扩散到园区内的高科技企业中去,积极参与将其 转化为高科技产品,并利用高科技很强的渗透功能和波 及功能,将高科技成果迅速辐射到周围地区。第三,高科技企业的孵化作用。大学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高科技人才同学校内部的或社会上的资金、生产能力等结合起来,孵化出高科技企业,这在高科技园区的初创和成长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如硅谷最初即是以此方式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第四,高科技人才和知识的输送作用。大学不仅可以每年培养出大批高科技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这些毕业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高科技园区,成为从事高科技开发的生力军,而且校内大量高级专门人才又可随时帮助园区的高科技企业解决生产、开发和经营中的疑难问题。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又可以直接进入或创办高科技企业。第五,高科技信息的集散中心。由于大学自身的功能和长期形成的习惯,对国内外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信息非常敏感,因此自然就成为高科技信息的集散中心。

3、政府对园区的需求

(1)发展高科技以增强国家实力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于是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力图发展高科技产业,竞相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近40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成为决定所有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但高科技产业是建立在高效的研究开发活动基础上、科技与经济全方位深层次结合、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是技术、人才、资金等高密集的新兴产业,只有当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相关科教机构和人员进行合作、以及供产销相关的企业发挥协同效应时,才能得以发展。单纯依靠高科技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简单合作是不能完成高科技产业化的,因此有理由由政府出面构造一种集官产学于一身的载体形式,来完成这一任务。


(2)创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地区经济、科技发展不平衡会导致资金、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等生产要素从后进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如果不采取对策,后进地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日益扩大。然而,后进地区的发展不仅是地区自身利益的要求,同样也是整个国家的发展、特别是扩大国内市场、增强经济自主能力的要求。 

高新技术创新活动已使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面临着新的突破:即使一国生产要素资源相对缺乏,但只要该国能在高新技术创新活动中取得比较优势,就不但能够获得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而且将取得世界经济竞争的"决胜权"。所以,创建高科技园区这样一个区域增长极就可以以它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优惠的政策环境,控制人才流失乃至从先进地区吸收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3)促进就业、增加税收、保持社会稳定
由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一些产业沦为夕阳产业,其中的企业破产倒闭、人员失业下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政府福利支出增多,税收减少。政府迫切需要新企业、新产业来吸纳传统产业流失的生产要素。高科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它自身能够形成产业,而且在于它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利用高科技对传统设备和陈旧工艺进行改造以提高其设备精度、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利用高科技队传统产品进行改进,使之质量性能大大提高,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或者利用高科技开发出新的产品,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用高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使某些传统产品由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高科技园区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最佳载体,而且园区本身又可提供就业机会。这对于政府是充满魅力的。

(4)政府在园区中的角色定位
第一建设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高科技园区内的基础设施以及为之配套的设施,由地方政府投资或通过发行公债集资修建,世界上大多数的高科技园区都是由政府或政府参与兴办的。第二,教育和科研投入。政府通过教育和科研投入,能够吸引部分科研人员进驻园区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第三,政府通过投放种子基金,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可以起到示范和催生的作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意义。第四,政府通过制定诸如金融、税收、外贸、物价、关税、人才等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进驻园区,鼓励本地产品出口,为当地的企业提供各种咨询和其它服务。

1+1+1>3:参与主体与园区的互动 

1、聚集效应的局限
高科技园区若仅以能满足参与主体的需求而将各参与主体聚集到一起,则充其量只能发挥聚集效应,而聚集效应是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的,到达一定时间点或空间规模,园区的聚集就会发展不经济,分析如图1-1:

图1-1聚集效益的局限
200551021216211.gif

从上文分析得知,园区的区位利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聚集规模经济利益, 二是交通(运输)费用节约的利益。随着高科技园区聚集规模的不断扩大,上述利益及其辐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聚集经济作为园区规模的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由于规模经济原因,它以递增的速率增加;但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聚集成本(不经济)逐步加大,出现了规模不经济,从而园区聚集经济利益逐步以递减速率增加,甚至出现完全递减的现象。高科技园区的交通利益存在着类似状况,随着园区的增长,最初因规模经济原因,交通费用随聚集规模扩大而递减;但随着聚集规模的日益扩大,到园区的运输距离逐渐增加,拥挤成本也因通行困难而增加,从而园区商品、原料的运输成本及居民通勤费用逐渐增加。于是,如图1-1所示,随着园区规模的扩大,园区的净聚集利益先增加而后逐步减少,甚至耗尽。

图1-1中,曲线A代表园区规模扩大聚集经济的变动状况,曲线T代表交通成本的变动状况,NA为净聚集利益的变动状况。曲线A先以递增速率增加,而后以递减速率增加。曲线T先下降而后上升,下降时表明交通利益的扩大,上升时表明交通利益的缩小;园区规模达到Ne后,交通利益逐渐变为负值。于是,净聚集利益NA表现为一条倒U曲线,先增加而后减少。在园区规模达到N1时,NA最大;园区规模为N2时,NA为0,从而表明园区的聚集利益被耗尽。如果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聚集利益为负,聚集生产或生活远不如分散方式有利。

因此,仅仅依靠将各参与主体吸引到园区发挥聚集利益,不是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最终动因,园区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是靠各参与主体与园区的互动。

2、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互动机制

(1)整体互动
高科技园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应大于各参与主体的功能之和。为此,就要充分发挥园区各参与主体的优势互补,合理组合,使园区内部各参与主体接受统一的协调,与园区互动。这样才能实现园区的发展目标,实现大于园区各参与主体经济目标总和的园区总体目标。从整体性观点来看,园区内只有合理组织,统一协调,科学管理,才能使园区系统功能产生放大效应,发挥出园区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

(2)相关互动
园区的相关互动是指园区内各参与主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失去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园区这种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组织管理形式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创办园区,就是为了促进智力、金融与产业的结合。园区内各主体的联合,可以使高科技直接植入企业,同时使企业向大学和科研单位靠拢,使各主体的优势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缩短从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的周期,并且使联合的各主体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从而产生凝聚力。园区的相关性特征要求我们注意园区内部各主体发展变化的同步性,使各主体之间达到相互协调与匹配,从而增加协同效应以提高园区的整体功能。


(3)网络互动
高科技园区内形成了创新的网络组织,包括园区内外的各个研究机构、高科技企业、中介组织、企业家、科研人员等都成为网络接点,作为结点的研究机构之间、高科技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之间、中介组织之间、企业家之间、科研人员之间、其他员工之间通过网络连线使高频率、高强度的相互交流和接触成为现实,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高科技园区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网络。网络的协同作用使创新能力的增强远远大于三者之和。

高科技园区资金来源比较

在高科技园区中,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都是新事物,属于创业性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因而资金是决定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高科技园区,不同的园区模式其资金的来源渠道是不同的。
  
硅谷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但是,风险投资公司并不起源于圣弗朗西斯科的金融市场,而是来自硅谷自身产生的财富。在硅谷,实际情况是第一轮创业者靠他们自己创业的成功而获取资金和经验,来为下轮新公司的成长投入资金,提供管理经验。这样,尽管主要金融机构在硅谷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办事处开业于80年代,而在这以前,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硅谷就创造了自我支持的金融系统,以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再投资、培育下一批企业家。著名的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IBM公司等靠风险投资发展起来高技术企业也向高技术中小企业投入风险资金。目前硅谷聚集了全美近50%的风险投资公司。

日本筑波科学城由于主要是通过政府扶持而发展起来的,其资金全部由政府承担,截至1990年累计投资16000亿日元;尽管近几年日本也开始重视风险投资的发展,但其风险投资对园区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剑桥科学工业园的资金来源是政府的科研经费以及风险投资。国家对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长期资助,对60年代末期建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的资助,为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关的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剑桥地区生物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同医学研究理事会在50年代开始提供资金的研究工作分不开。受硅谷风险投资机制的影响,近年来,英国的风险投资也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剑桥科学工业园中,成为剑桥科学园资金的重要来源。

高科技园区技术来源比较

硅谷所在地拥有包括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拉拉大学和圣何塞大学在内的 8所大学、9所专科学院和33所技工学校。各个大学强有力的电子工程计划为硅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硅谷从60年代开始不断吸引世界范围的人才时,这个环境在初期阶段受益于良好的本地毕业的工程师,他们是通过学校自身的支撑体系集中提供的。因此,这些大学起了双重作用:首先,各个大学,尤其是斯坦福大学成为科学技术的源泉;第二,在该创新环境产生自己的劳务市场之前,大学是高度熟练的劳动力的供应者。

台湾科技基础薄弱,难以进行自主技术开发。台湾当局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目的是配合台湾经济发展,借园区之设置,建立优良之投资和研究环境,以延揽国内外专门科技人才,吸引留学生回台创业,引进高科技,将国外的先进技术转化为本地的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化,促进台湾高科技工业之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这些归台的海外学人中,不乏一些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长期任职的工程师。园区管理局第一任局长何官慈既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曾在波音公司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担任工程师及经理,又曾在美国多家大学担任研究员和教授,并参加过斯坦福研究园的工作。台湾当局曾从美国IBM公司及休斯顿航空公司邀请到7位博士回台,目前这七位专家已组成"任创设计公司"进入新竹科学园区。近年来成立的旺宏电子公司,其主要成员中有38位是原来在美国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工业技术研究院的6000人中有800人是海外学成归来的,三个院长和十一个所长全是学成归来的。他们经险丰富,研发、管理能力都较强,他们的回归为园区带来了新观念和高科技,提高了园区的整体科技水平,使园区的经济发展能够和世界接轨。

与硅谷相似,剑桥大学是科学园区得到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剑桥大学有物理学、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科学等方面的优势,剑桥大学的学术优势在于一批造诣很深的学者。剑桥大学的声誉和许多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吸引了大批优秀学生,而后者又吸引了有才华的老师,反之亦然,保证了不断培养出优秀学生。这样,当这些学生进入企业界去创办公司时,就可保证公司的中坚力量具有较高的素质。

筑波科学城从一开始就与硅谷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是在政府严密的规划下形成之外,建设筑波的着眼点显然重点是放在基础研究而不是工业应用。尽管政府有意通过吸引私人公司入驻来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但由于日本的科研体制存在过分垂直一体化的问题,相互割裂,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环境,致使科研人员技术创新的能力比硅谷差了许多。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以筑波科学城为代表的日本式高技术园区侧重基础研究的发展思路,与日本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而工业制造能力却异常发达的情况是相吻合的。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对两者作出简单的优劣评判。


高科技园区人力资源比较
表3-1 典型高科技园区的人力资源比较
200551021221443.gif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的高技术园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整理。

组织方式比较

研究性大学、风险投资、高素质的科技人员等是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资源。但是,创建一个有活力的高科技园区并不能通过简单地将各种必需的要素堆积在一起来实现。构建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使各种创新资源在高技术创业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是问题的关键。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台湾唯一由"国科会"主管的工业园区,其管理组织机构亦是在"国科会"下设"园区指导委员会",作为园区的最高领导机关。该委员会由"经济"、"财政"等六位副部长、若干专家、"国科会"副主委、"行政院"开发基金执行秘书等组成,主要负责园区产业规划和园区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委员会聘有若干科技专家作为参谋,参与有关园区的规划设计、政策制定以及如何组织生产、科研,如何使产学研结合等等,再报园区指导委员会决定。

"园区指导委员会"下设园区管理局,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提供各种服务。凡是园区内所有企业的设立、吸引外资、产品检验、进出口查验、护照签发、厂房或住房兴建及销售均由管理局统一管辖。海关、税务、邮电、金融、警察、土地及水电等公共事业在园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均受管理局指导、监督。

自发创业型的高科技园区如硅谷,由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园区机制相对成熟,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配置上也达到了优化,其组织管理机构就不会象台湾和日本那样权利集中。

剑桥科学园区中的组织管理机构也不似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和筑波科学城,它在园区内成立了三一中心举行技术讲座,使各方人士能及时交流科技与经济信息,共享大学的数据库和研究成果。园区的管理由三一学院和作为剑桥不动产管理公司的比韦尔公司共同承担,专职管理人员仅两名。还有"工业联络办公室",专门办理大学与企业界联络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