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的CT分类及其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7
/ 2
【关键词】 肾损伤
肾损伤并非少见,CT在肾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收集2002~2007年40例肾损伤进行了分析,对肾损伤的CT检查要点、CT分类及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68岁,平均36岁;车祸伤21例,高坠伤7例,打击伤9例,锐器刺伤3例;其中闭合伤37例,开放伤3例。40例就诊时间最短40min,最长3天,大多数在1天之内;腰痛36例,腹痛23例,肾区叩击痛38例,肉眼血尿32例,镜下血尿6例,无血尿2例。因肾损伤而手术者10例(肾切除7例,修补3例),由于合并伤手术者3例(脾修补1例,肝修补2例),其余保守治疗。
采用东软C-3000CT机,层厚5mm,螺距5mm,平扫加增强32例,单纯平扫8例,常规扫描范围膈顶至肾下极,少数行下胸部或盆腔扫描。
2 结果
2.1 肾损伤CT表现 40例中左肾损伤23例,右肾16例,双肾1例。肾影增大18例(45%),肾轮廓不规则11例(27.5%)。包膜下血肿29例(72.5%),均为急性期出血征象。CT平扫为孤线状,半月形高密度化,增强后不强化,边界清晰,其中7例血肿压迫相邻肾实质。使肾轮廓变平,肾内血肿23例(57.5%),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一,边缘不清,CT平扫呈高密度,CT值60~70Hu,增强后不强化,其中伴肾盂积血5例,肾周积血17例(42.5%),CT表现为肾周混杂密度影,不强化,边界清晰,肾周积血量的多少与肾损伤积度呈正比。肾节段性梗塞5例(12.5%),平扫示梗塞区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增强后病灶无强化,呈楔形或半球形的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区。尖端指向肾门,边界清晰。轻度肾实质挫伤3例(7.5%),平扫和增强均呈片状或斑片状稍低密度灶,边界模糊不清。肾撕裂或断裂21例(52.5%),平扫显示15例,其CT表现为线条状或不规则低密度裂缝9例,线条状或不规则高密度6例,6例未见显示。而增强扫描21例均表现为线条状或不规则低密度裂隙,边界较锐利。根据裂隙累及的部位分为:仅限于肾皮质10例,及髓质同时受累,但未累及集合系统的7例,皮髓质同时受累,且损及集合系统出现造影剂外溢4例,肾粉碎3例(7.5%),CT表现为肾实质区多条裂缝,将肾组织粉碎成3块以上,并有部分肾块不强化,肾动脉主干闭塞1例(2.5%),CT示伤肾不强化,肾盂盏内无造影剂显示。
上述CT征象在同一病例中可出现2种或2种以上。
2.2 合并伤 伴脾破裂3例,肝破裂3例,腹腔积血9例,胸腔积血3例,血气胸2例,肋骨骨折3例,腰椎骨折2例,骨盆骨折2例。
3 讨论[1~4]
3.1 肾损伤选择CT检查的意义 肾损伤多为急诊入院,检查原则应迅速、简便、无创、安全、准确。CT检查可明确肾损伤的程度、范围及分类,了解肾功能情况,观察腹内其他脏器的改变,及时检出合并伤,且具有快速、无创等优点,现已成为肾损伤的重要检查方法,CT分类准确率达98%~100%。
3.2 CT检查要点 对肾损伤CT检查常规扫描范围上应包括膈顶,下至两肾下极,根据需要加扫胸部、盆腔,以发现合并伤,平扫后应加增强扫描,这样对肾损伤的分类更准确。本组36例做平扫加增强,4例只做平扫,平扫常难以直接显示肾撕裂或断裂之裂缝。本组6例肾撕裂或断裂平扫未能显示,增强后才显示低密度裂缝,平扫不易显示肾集合系统损伤及尿外渗,不能了解肾功能状态,本组1例肾动脉闭塞,平扫未能显示,4例只做平扫者难以作出分类诊断。因此,笔者认为肾损伤CT检查常规应平扫加增强扫描。
3.3 肾损伤CT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肾损伤正确的CT分类有助于临床确立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影像学分类大致分为四型:(1)包膜下血肿;(2)肾周血肿;(3)肾挫伤和肾内血肿;(4)完全性肾撕裂伤和粉碎性肾损伤。根据本组病例的CT表现,笔者将肾损伤分为以下四型:Ⅰ型:包括轻度肾挫伤,小的肾皮质撕裂,肾内血肿,肾节段性梗塞,小的包膜下血肿;Ⅱ型:肾实质完全撕裂或断裂,累及髓质但未累及集合系统;Ⅲ型:肾实质完全撕裂或断裂,累及集合系统,有造影剂外溢;Ⅳ型:包括肾粉碎,肾血管断裂或闭塞,按此标准,本组40例肾损伤中属Ⅰ型20例(50%),Ⅱ型7例(17.5%),Ⅲ型6例(15%),Ⅳ型4例(10%),不能做分类者3例(7.5%)。其中Ⅰ型、Ⅱ型和未能分类者共30例均保守治疗痊愈,Ⅲ型7例中,3例行肾切除,3例肾修补;Ⅳ型4例全部行肾切除,40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上述表明对CT诊断为Ⅰ~Ⅱ型损伤者均可行保守治疗;Ⅲ型者多应手术治疗,即使保守治疗,也应密切观察,定期CT复查;Ⅳ型者应积极行肾切除手术,CT分类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笔者认为CT对肾损伤的检查不但要作出定性诊断,而且要准确地作出分类诊断和合并伤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
2 卢光明,陈君坤.CT诊断与鉴别诊断.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
3 曾兵,周济农,陈彤.CT诊断闭合性肾损伤的价值.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2,13:336-337.
4 邹群,姜永生.肾外CT诊断及预后的探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5,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