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黄桂叶挥发性成分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27
/ 2
作者:王岳峰, 范静娴, 许冬强

【摘要】   目的探索野黄桂叶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黄桂的鲜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其中芳樟醇和1,8-桉叶素分别占32.4%和17.29%。结论野黄桂叶油是一种资源植物且挥发性成分中芳樟醇和桉叶素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野黄桂叶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the leaves of 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 MethodsThe volatile oil wa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and analyzed by GC - MS technology.Results28 compounds from the volatile oil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in which Linalool and 1, 8-cineole accounted for 32.4% and 17.2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 is a useful resource plant of high value for containing abundant Linalool and 1, 8-cineole.

  Key words:Leaves of 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 Volatile components; GC - MS

  野黄桂叶为樟科樟属植物野黄桂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的鲜叶。该植物《中国植物志》名野黄桂、稀花樟,《广西药物名录》名景生樟,《中国中草药汇编》名山玉桂,江西、湖南名桂皮树,广西灌阳、全州、灵川名官桂、官桂皮,贵州名香桂皮,湖北、四川名三条筋。分布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江西等省,生长于海拔500~1 600 m的山坡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中,具有行气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等证。本品为四川峨嵋山天然植物采摘的鲜叶,该植物树干笔直挺拔,表皮光滑、呈绿色,四季常绿乔木。其花朵美观,花香似桂花,因此主要作为绿化树种。枝叶和果含有芳香油,采叶蒸油再进一步精馏提取芳樟醇,目前仅有福建省农民用土法蒸馏 ,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其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黄桂的鲜叶中提取了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离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1 器材

  1.1 仪器美国惠普公司HP-6890/HP-5973 GC-MS;挥发油提取器。

  1.2 药材野黄桂叶采自四川峨嵋山海拨1 200 m高度生长的样品鲜叶,经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宋良科副教授鉴定为樟科樟属植物野黄桂C.jensenianum Hand.-Mazz。

  1.3 试剂所用试剂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2 方法

  2.1 挥发油提取取风干后的野黄桂鲜叶,剪细,称取500 g,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甲法提取挥发油,用乙醚萃提3次,合并乙醚提取液,除尽乙醚,无水硫酸钠干燥,得油状物0.72 g,收率为0.144%。 2.2 GC-MS测定

  取野黄桂叶油适量,用正己烷-无水乙醇(1∶1)稀释(10 μl/ml)后用GC-MS进行测定。

  2.2.1 气相色谱条件

  HP-5(5% PhMe Silcone crosslinked)色谱柱(30 m×0.25 mm×0.25 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50℃,保持5 min后以10℃/min速率程序升温至160℃,保持5 min。气化室温度240℃;载气为高纯氦;载气流量1.0 ml;进样量1 μl;分流进样。

  2.2.2 质谱条件

  离子源EI源,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70℃;电子能量70 eV;发射电流34.6 μA;倍增电压1.729 V;接口温度240℃;质量范围20 ~400 amu,溶剂延迟4 min。

  2.2.3 定性分析

  通过HP MSD化学工作站检索WILEY138. L质谱数据库,确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2.2.4 定量分析

  并通过HP MSD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按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求出各化学成分的峰面积相对质量分数。

  3 结果

  野黄桂叶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相对质量分数见表1。表1 野黄桂叶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略)

  4 讨论

  鉴定出野黄桂叶油所含全部的2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几乎为100%。由表1中分析结果可知,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Linalool 32.24%)、1,8-桉叶素(1,8-cineole 17.29%)、松油醇(Alpha-terpineol 5.25%)、z-柠檬醛(z-citral 5.19%)、香叶醛(Geranial 4.83%)、α-蒎烯(Alpha-pinene 3.79%)、4-羟基-松油二醇(Terpinen-4-ol 2.98%)、丁香酚(Eugenol 2.45%)等。

  芳樟醇是一种很重要的天然单体香料,也是重要的医药原料,具有抗菌和镇痛的功效,芳樟醇等萜烯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肠炎膜杆菌、葡萄球菌、酿酒酵母菌、白色含球菌、黑曲霉菌、琼脂等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野黄桂叶油中芳樟醇相对含量高达32.24%。桉叶素是一种纯天然香料,用途也很广,医药上是风油精、清凉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多与其它药品合用可治疗各种感冒、感染、肺结核及多种皮肤病,在口腔科和牙科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并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控制食欲、减肥等方面,并可作为驱虫剂、杀菌剂、消毒剂及清洗液。野黄桂叶油中桉叶素的含量为17.29%,显然,野黄桂叶油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高含量芳樟醇和桉叶素的资源植物。四川峨嵋山该资源极为丰富,为充分挖掘这一资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其化学成分并明确其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开发新药打好基础。笔者目前正对野黄桂叶油进行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49.

  [2]刘树奎.水蒸气蒸馏的研究[J].精细化工,1994,7(2):145.

  [3]林耀江,谈燮峰,萧树德.合成芳樟醇的研究进展 [J].广州化学,1997,3:45.

  [4]李士雨,王静康.桉叶素应用与制备综述[J].精细化工,1995,1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