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上市公司存在问题分析(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22
/ 1
 五、观念滞后,利用证券市场的意识不强
  
  河南省利用证券市场的意识有待提高。一是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对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通过企业上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缺乏熟悉资本市场及股票上市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对证券市场的有关知识、法律法规缺乏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对参与资本市场的竞争缺乏知识和信心,三是有的地方和企业即使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有所了解,也存在着在认识上不到位,方法上不对路,效果上不明显的问题。
  
  六、促进河南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1 转变思想,加快省内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河南省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撑,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从微观层面上看,企业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实施好国家支持的重大项目建设。要着力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大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2 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培育拟上市公司,鼓励更多企业走向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储备的原则是“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河南省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各级政府及时建立负责企业上市工作的专门机构,确定以上市数量为主的绩效考评制度,明确其具体的职能,制定本地企业上市的规划,与政府其他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和培养企业走向证券市场。解放思想,加快上市的步伐,毕竟上市不止是带来资金,最重要的是可以规范管理和扩大影响。
  
  3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管
  推进符合条件的公司探索股权分置的解决途径,优化股权结构。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章程,奠定公司治理的良好基础,使公司章程成为全体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推动上市公司制定相关工作细则,使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经理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用完善的制度来制约权力的滥用,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相辅相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切实解决一些公司存在的“一人独断”、“内部人控制”、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的问题,建立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强化高管人员的责任,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未能忠实履行职务,违背诚信义务的,其行为要记入诚信档案,并适时向社会公布,违规情况严重的,将实施市场禁入,给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股东利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个别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量尚未达标的,要尽快达标。
  
  4 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在促进企业上市方面,要注意三个结合,即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和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力促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让企业走上规范的发展道路,做强做大与扶小扶弱相结合,力促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上市,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要把企业上市与培育新兴产业、壮大主导产业相结合,通过引导培育企业上市,促进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好中求快、又好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