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收态马尔可夫链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8
/ 1

摘要:文章根据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原则,将吸收态的马尔可夫链运用到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中,通过建立贷款风险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析和预测银行贷款未来所处的发展状态,为银行信贷资金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吸收状态;马尔可夫链;贷款风险管理;转移概率矩阵
  
  一、引言
  
  为了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改进贷款分类方法,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我国已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又称贷款五级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该方法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对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和信贷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五级分类管理有利于银行及时发现贷款发放后出现的问题,能更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有效地跟踪贷款质量,便于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但是,对于如何准确把握商业银行贷款未来所处的具体状态,精确预测贷款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客观科学地确定贷款的回收状况等较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仍是各商业银行急待解决的。本文运用具有吸收态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对我国银行贷款管理的科学决策进行一些可行的方法探索。
  
  二、吸收态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建立
  
  200892221113690677801.jpg
  200892221113695377802.jpg
  其中Q是暂态到暂态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m x m阵。R是暂态到封闭态(吸收态)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I是封闭态到封闭态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为(n-m)x(n-m)方阵,由于封闭态常处于吸收状态,因此常为单位阵。
  
  三、吸收态马尔可夫链在银行贷款管理中的应用
  
  1.应用吸收态马尔可夫链理论研究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1)满足马尔可夫性的假定。根据银行贷款的实际情况,每年处于不同期限的贷款数量只与上期贷款的数量与结构有关,而与前期的状况无关,这就满足了马尔可夫性。运用马尔可夫理论,我们在此必须假定银行在预测期内不新增不良贷款,而已收回的不良贷款也不予以注销,仍保存在“吸收态中”。
  (2)满足转移概率矩阵稳定性的要求。转移概率矩阵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外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的。由于马尔可夫预测较适合短期预测,在短的时间内,在外部环境一定,央行以同样的监管手段对银行不良贷款进行监管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银行不良贷款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移的概率在各期是保持不变的,即每年的转移概率矩阵基本保持稳定。
  (3)满足吸收态的假定。我国目前是以贷款风险为标准,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因此,我们可以将银行的贷款风险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四个
  2008922211136968778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