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21
/ 2

摘 要:本文试从煤炭运输及需求的角度,对公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改善公路煤炭运输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煤炭运输;公路运输;问题;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的错位,决定了我国煤炭运输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长距离运输,其中铁路为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但随着我国载重汽车的研制和生产,公路运输煤炭的优势得以发挥。

迄今为止,针对铁路煤炭运输的研究比较广泛,而针对公路煤炭公路问题研究的文献还较少,本文所指的公路煤炭运输,不包括在煤炭生产基地内为铁路、水运集运的运输,也不包括在煤炭消费地区为铁路和水路疏运的运输,仅限于由煤炭生产基地至消费地域或中转地的运输。

1 从煤炭运输角度分析当前公路运输存在的问题1.1铁路货运专线建设太少导致公路运输负担加重公路煤炭调运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宁、皖、贵等产煤区,随着煤炭开采量攀升,铁路货运专线建设太少使得煤炭外运能力没有及时提高,铁路煤炭运能不足,无法适应煤炭运输的需求,自然加大了公路运输的压力。另一方面,之前公路煤炭运输主要作用是为铁路和水路集散服务,但是自交通运输部2009年初下令撤销二级公路收费站以来,公路的重型货车流量明显提高。货主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选择公路进行省际煤炭运输,这无疑增加了公路运输压力。

1.2公路煤炭运输能耗及损耗严重公路煤炭运输不同车型,在不同地形和不同路况条件下,所消耗的燃油差别很大。"三西"地区至北京地势为大下坡,路况较好,载重60~80吨载重汽车单程百吨公里消耗0号柴油0.54~0.58公斤。公路省际运输的煤炭大多运距在200~300公里,因而在省际运输中往往需多次倒装。公路损耗还主要表现为运输中的遗撤和风损。

1.3煤炭公路运输方式不同致使煤炭质量不稳煤炭公路运输存在转运和直达两种。转运的煤炭一般为煤场和铁路集配站服务,直达又存在源头直达和中间直达。因源头直达的车辆吨位较大加上道路原因,这种直达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一道产地中转,质量也比较有保证。而另外一种是从经营性煤场购买的中转煤炭而进行长途转运,煤炭质量一般没有稳定的保障。

1.4 公路煤炭运输超载超限现象屡禁不止公路运输煤炭由于能耗较高、车辆折旧费用较高以及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运输成本较大,正常的载重汽车运输煤炭利润空间很小,运输企业为了提高利润选择超载超限运输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近年来,各地交通部门虽不断加大对超载超限的治理力度,但在铁路运能紧张而导致的煤炭供不应求的状况下,许多货主仍不惜重金地利用汽车运输煤炭,致使公路超载现象屡禁不止。

(1)公路恶性事故率高。在车辆严重超载状况下,车辆制动能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在山区长大下坡道上,车辆制动很容易失灵,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假如驾驶员的交通安意识比较簿弱,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2)消耗大量高级能源。石油是我国短缺的能源,为了保证国内油品供应,我国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石油。用能耗较高的汽车来运输煤炭,无异于用高级能源去换低级能源,是极不经济的。

(3)公路设施损毁严重。严重超载的车辆对路面、桥梁和涵洞造成的频繁伤害,导致道路条件下降、日常维护工作量增加、大修期缩短,同时也增加了公路和桥梁的维修和改造费。

(4)环境污染严重。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在爬坡时司机通常把油门踏板踩到底,导致燃烧不充分,公路上及隧道常见黑烟弥漫,严重污染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和公路绿化等。同时,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时所产生的巨大噪声、振动和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也能对途经地区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2 从煤炭运输需求角度出发所应采取的对策2.1 加快公路煤炭运输通道建设随着铁路煤炭运输能力逐年大幅度增加,省际煤炭运输基本依靠铁路进行。但是新疆和内蒙古两地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受煤炭外运运力不足且缺乏铁路运煤专用通道的限制,造成东部地区煤炭供应紧张。发展煤炭运输专用通道成为解决我国西部"窝煤"、东部"缺煤"现象的关键。同时,以"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为主的各省区也需加快省内公路煤炭专用通道建设,力争扩大煤炭运输能力。建设实用的公路煤炭专用通道,解除运煤车辆对高速公路网的干扰,缓解普通公路的沉重负担已刻不容缓。

2.2 应用智能运输系统提高通讯信息水平智能运输系统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集成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系统,使人、车、路和环境密切配合、和谐统一,使汽车运行智能化,从而建立一种在大范围内全面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道路交通综合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大大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容量,减少车辆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3 管理部门应完善政策法规并加强整治公路煤炭运输企业大多为集体和个体经营,管理松散,需要国家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法规,行政部门严格管理,监管部门严厉监督,才能实现在公路煤炭运输过程中节约能源和降低损耗的目标。另外,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根据不同载重量对公路的破坏程度实行相应的处罚和税收制度,部门联手与区域联动相结合,逐步建立长效的治理超载超限运输机制。

2.4 逐步推进计重收费计重收费是指全面考虑车辆对公路的使用和破坏因素,借助动态称重设备对行驶收费公路的载货类机动车,根据实测的车货总重量收取车辆通行费的一种收费方式。实施计重收费改变车辆通行费收费方式和费率标准可以减少合法运输车辆收费率,通过经济手段来消除超限超载运输的利益驱动,从而进一步鼓励守法运输,遏制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2.5 积极投资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因具有运量大、运距长的优势,一直是远途煤炭运输的主力,但是产煤区临近省市以及地方煤矿生产的煤炭仍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具有激动灵活、适应性强、门到门等优势,中短途运输是公路发挥优势的领域。大胆引进发达国家发展公路运输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进一步放宽政策,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大量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吸引各国的企业家和同行来我国投资兴办各种类型的公路运输企业,以促进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3 结束语近年来,能源需求量急剧增长,然而煤炭运输的运力结构不够合理,煤炭综合运输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煤炭综合运输效率和效益整体较低。煤炭公路运输在我国煤炭运输中的地位开始彰显,应逐步协调煤炭公路运输与煤炭铁路运输之间的关系,在煤炭外运过程中实行公铁联运,尽量调整运力结构及发展比重,优化配置运输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宏。 中国煤炭运输[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153-157

[2]刘永旺,孙宏声,王喜富。 山西省煤炭物流中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协同发展评价[J].物流技术。2011, 30(5):99-101

[3] 康元春,肖润谋。 山西公路煤炭跨省运输研究[J]. 山西交道科技。 2005 (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