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9
/ 2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搅拌、浇筑以及养护各个环节要进行层层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施工浇筑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经验简述了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混凝土强度; 质量控制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基础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在紧张的建设当中,而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一种主要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混凝土的质量是关系到每个工程成败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 施工中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各种骨料、化学外加剂,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的强度很大部分取决于所使用的水泥标号,水泥标号越大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因此对混凝土质量的掌控首先要确定

所使用的水泥标号,如果用错了水泥标号那么混凝土的质量就无法保证,所以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主要的是要控制好水泥的标号,把握好水泥的质量。除了水泥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在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大,粗骨料也就是平常混凝土所使用的石子。一般对石子的粒径控制在1~3 cm,选用碎石而不能选用卵石,这是因为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在搅拌过程中它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粘合度更高,能更好的粘结在一起,使混凝土成型后抗压强度更强,从而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砂石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下所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各项质量要求,选用的砂石在混凝土搅拌前就要进行仔细筛分,筛除里面的杂物和石子,保证所使用的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所以混凝土在浇筑后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夏季施工要防止暴晒脱水,冬季施工要有保温措施防止冻害。

2 混凝土施工浇筑中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各种骨料、化学外加剂,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在这几种组成成份中,现场管理人员应着重在工程资料和实物检查两方面。对混凝土影响最大的水泥,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水泥进场必须有生产厂家出具的合格证。对于砂石,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和含泥量,要进行筛分来降低砂的含泥量,从而确保砂石的质量。关于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含泥量及最大粒径。碎石一般采用粒径在1~3 cm之间的碎石,并要对其进行筛选,粒径过大、过小或者含有杂物对混凝土的质量都有影响。

搅拌混凝土所使用的水,应使用经过处理的水或不含有杂质的天然水。如果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做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根据不同施工条件和环境,有时混凝土需要添加化学外加剂。对于外加剂的检查,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一证、一单、一报告”,即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单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复检,保证其与工程所使用的水泥相适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另外,还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中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同时,要根据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保证外加剂与原材料充分反应完全。

2.2 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在根据设计和工程施工的要求,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现场监理工程师(必要时需要甲方代表)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的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样本要交于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均能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以后,方可允许进行下一步工序。

2.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搅拌过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进行原材料计量控制。搅拌机必须配备水表,这样可以控制好水量,不能单纯凭经验调整用水量;对外加剂,应事先称量出每盘一份进行加入,这样可以保证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反应,严禁凭感觉随意添加;对砂石料,应每次下料前进行称重计量,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次搅拌的质量相同。另外,还应控制好每盘的搅拌时间和加料顺序,实时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离析情况,

杜绝搅拌不合格的混凝土用于浇筑。

在较大的工程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使配合比得到可靠的保证。采用电脑计量的搅拌站每罐混凝土工程车都要出具其搅拌混凝土的合格证和材质单,现场管理人员在检验其混凝土的合格证和材质单无误后方可使用,并要每罐车留有试块,以便进行复检,试块要按相应的要求进行养护。

2.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现场管理人员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有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是否齐全;振捣器的类型、规格和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模板的相应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是否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是否堵严;浇筑期间的气候和气温是否对浇筑有影响,如是夏季、雨季或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施工单位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否合理,防止分区、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没有很好的搭接在一起,各个分区和分层没有搭接形成整体。

在浇筑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全程旁站控制,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合理调整,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督促施工单位控制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浇筑厚度合适;振捣要均匀;移动间距要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要振捣到位。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要结合良好,拆模后,要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需要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的部位要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在湿润的状态下养护。混凝土终凝后要继续浇水养护。

3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养护条件等有关。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搅拌、浇筑以及养护各个环节要进行层层质量控制,有效的减少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大大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和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