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怎样生活”的谬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1

“我应该怎样生活”的谬误


“完美工作”这个神话让你一直去寻找正确答案,其最大的错误就在于让你觉得它只有唯一的一个答案。

现在,人们正面临经济的恐慌,工作懒散,似乎毫不在意自己的效率低下。

我坚持认为,让经济重新运转起来的关键在于让劳动者做他们真正擅长做的、真正有动力去做的、真正在意的事。现在,为了给他们一些动力,或许我应该向“我应该怎样生活”中加入一些新的内容。

通常,大家一看到“应该怎样生活”,便会下意识地对自己深度反省。比如:有人无缘无故辞掉工作,却躺在沙发上思考自己的归属感;更有甚者,马上掏出宝贵的积蓄出国旅行,以期找到生活的方向。“如何生活”难免让勤奋的人联想起放纵、懈怠、空想,这造成了很多误会和谬论。现在,我想把自己发现的最明显的几大谬论一一推翻。

1. 首先,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倦怠、要去享受生活而离职的,而是被炒了鱿鱼才被迫思考“我应该怎样生活”。有人在工作中的付出和回报不对等;有人离家太远,不能经常看到孩子;有人的公司被并购,得不到新老板的重视。这些离职者并不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只想让生活过得去罢了。

2.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想辞职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我要为现在的工作承担责任啊。”这个伪命题只会造成误导。责任并不会让你远离目标,事实上,责任就是目标的一部分,还常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3. 过去几年中,“造梦产业”在我们的社会大行其道——媒体对“激情”这个词使用得过于频繁、过于模糊。我批评他们,这是“不负责任地鼓吹改变”。我调查过上千人的生活,在书中列举了其中五十人的故事。但有些媒体却把这些生活组成的答案仅仅归纳成几个步骤。

4. 有些人号召劳动者,只要热爱你的工作,在考勤中,你也能获得快乐。实际上,大家的感受当然并不如此,所有的职位都要面对一些狗屎的工作,都有令你深恶痛绝的一面。但有人会着眼那些长久的利益,从而忽略这些因素。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大家乐于做的,这只是大家愿意去接受的。

5. 三个砖匠的故事。话说三个砖匠砌了一上午的砖,休息时一个砖匠问其他两人:“你们为什么做这份工作?”一人回答“为了报酬”,另一人回答“为了妻子和孩子”,第三个人回答:“我在为修建一座教堂而工作。”大多数人认为第三个砖匠的回答才是正确的,但事实上,这三个砖匠都在建造自己“心中的教堂”。第一个砖匠为了个体的“教堂”——让自己获利;第二个砖匠为了得到家庭的“教堂”;第三个砖匠的“教堂”则实现了自我的满足,它们都是正确的答案。但你注意到了吗?没有人回答:“我就是喜欢砌砖这个工作。”因此,工作是为了使人满足欲望,而不必喜欢工作本身。

6.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是注定适合某人的。每个人,都有几十、几百个工作能让我们感到充实。“完美工作”这个神话让你一直去寻找正确答案,其最大的错误就在于让你觉得它只有唯一的一个答案。看着别人找到他们的唯一答案,我们在心里嫉妒,“哇,他真有运气”。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的只是些价值似乎不大的机会。利用这些机会的技能和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只要你擅长利用自己既有的素质,你就能把这个机会转化成别人眼中的一大机遇。

7. 不要说你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也不要试图让自己对生活目的感到麻木。你当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样的感觉:感觉充实、有社会关系、有责任感、适度的兴奋感……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得到这些感觉,如何找到办法不让这些自然感觉在你心中变得麻木起来。如果你不肯忍受平凡的工作,你也意识不到好机会何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