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综合性学习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04
/ 2
在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被放在一个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地位。可是我们农村学校的不少语文教师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却忽视了综合性学习的主旨,有些活动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效果,有的甚至偏离了语文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了耗时多成效小的现象。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较好的解决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现在把我的认识与实践作一简述,大家共同探讨。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上个世纪,美国学者霍•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它与传统的智力测验理论不同。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多元,其教学观可以归纳成为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围绕多元智能施教。那就是关注学生的综合型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和情境性,且应当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我便首先要求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接着要求学生积累在家、在校、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和生活劳动中观察到了什么,有些特别新鲜的东西像什么,有什么新发现,这就为学生选定了一个主题。因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进行主题学习时,教学内容整合了学生多元的发展趋向,它是通过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探索,应用多元智能获得产生于真实生活的经验。
  但是这样做还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学生收集的信息可能是五花八门。比如在那次活动中,一个学生看到一棵老树,一颗玉米,一串辣椒,又看到一大块黄豆,像什么?他也说不清道不明,因为这是看上去很丰富但是实际上是杂乱无章。因此要设定一个主题,于是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主题一个中心。这样,既使各个题目都得到落实,又使学生对每个项目的观察达到一定的深度。
  二、教学策略与设计。
  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习作》中我根据加德纳的“语言-言语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来构思教学策略。这是因为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体系中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运用多方面的智能,进行多角度的教学。传统的考试练习已经不适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同时综合性学习也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于是我将这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分成8个小主题,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专题。有的小组根据成员的不同爱好和特点又进行了分工。这样每个人的智能都得到了发挥。接着我又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置于教室之中并指导进行交流讨论,学生的语言智能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要说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作品。也就是说,每一课的教学方法都是多样的。针对那么多的教学方法,怎样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呢?多元智能理论则表现为一个有机的,松散的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的集合。美国教育家阿姆斯特朗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教学设计程序。(1)聚焦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主题;(2)提出各种职能的首要问题;(3)考虑各种可能(4)头脑风暴(5)选择合适的活动;(6)制定一个有序的计划;(7)完成计划。结合阿姆斯特朗的教学设计程序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我构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程序:(1)围绕语文二字,确定一个主题,避免因其综合性较强使学生“荒了自家的田,肥了别人的园”;(2)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整合知识结构,体现大语文思想。在综合性学习中,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运用的各种智能,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策略,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3)制定一个有序的教学计划,师生共同完成也便于教师指导。
三、强化学习评价。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能。这七种智能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它们在人类智能结构中绝对是平等的。每个人拥有这七种智能中的若干种,但是可能没有谁能够拥有这七种智能的全部。正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智能的不同,构成了人与人的差异,也构成了人类的社会的丰富性。根据这一理论,学生和成人一样,所具有的不同智能和智能结构,就是一个人的特异之处,就是他的特殊禀赋或者叫做天性,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翦切冬青一样,老师常常就是这样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
过去我们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从思想情感上强调学生的独特个性,也就是说,我们所理解的尊重个性很大程度是强调对学生人格个性的尊重。可是,霍华德•加德纳关于多元智能的研究成果公布以后,我们就应该逐渐意识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不仅是一个有关人格尊严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和有关大脑结构的生理学问题,例如一个学生的长处在于运动,我们却要求他非得学好几何学不可;另外一个人的长处在于音乐智能,我们却要求他写出一流文章成为一个杰出的作家。这样的要求不但没有道理,还是十足的无知。我们既然不要求桃树上结出苹果,梨树上长出核桃,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按照他自己固有天性和禀赋发展自己,展现自己,外力不应该给予与他的天性、禀赋和意愿相抵触的干预。我们应该做的是让桃树上结出又大又甜的桃,梨树上长出又大又甜的梨。我体会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这样的启示:每个学生都有成材的潜力,评价学生应该看到到学生的多方面智能。

学习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使我认识到: 每个人都有成材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或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之所以说他不好,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他的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忽略了其他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一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我们过去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我们的评价方式——考试,也是仅仅考察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智能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也就形成了我们平常在教学中的误区,认为语文数学学好了就什么也好了,仿佛语文、数学就是人的智能的全部,这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智能观。所以我们应该克服这种观念,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纵向看,还要横向找,争取给学生一个令他自己满意的评价。
根据何炳章先生《从教育原点出发——自育自学理论》“教育就是教学生自育,教学就是教学生自学”之一基本理念,我们所谓尊重学生个性,所谓因材施教,一定要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智能特征的了解和尊重上。而目前我们所奉行的对于学生的评估标准,过分倚重在各种功课上的考试能力。而这种以答卷方式为主的考试,实际上是假设所有的学生在智能结构上都是一样的。这是不对的,也是对学生个性的不尊重。不同的智能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文化创造和精神生活中应该享有平等的地位,它们不但同样宝贵,而且因为它们的复杂组合和相互补充才构成了人类生命的丰富多采,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任意一种智能,按照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提供发展、成长的条件和机会。因此根据多元智能论,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智能倾向,只要以他的智能为标准去评价他,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儿童都是美丽的,都是可以培养的。例如,我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是以书面答题,口语交际,词汇竞赛,作业展览,演说,辩论的形式,来进行评价的。这样树立多元评价标准,可以克服以偏概全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种智能,每个儿童,都有可能受到尊重。
2. 创设多元活动场景,让每个学生享受生活的乐趣。学生的教教育以活动为主,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活动的愉悦,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应从多元智能论出发创设符合小学生个性的多元的活动场景,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生命的魅力。
3. 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发挥每个儿童的智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尊重儿童个性、体现多元智能得以实现。由于每个儿童的智能潜力是不同的,而且是不断丰富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分别对待,不仅对全班儿童而且对每一个儿童都应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