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改革中的家庭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0
/ 2

[摘要]我国的教育正处在改革的时期,教育改革的趋势不仅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教育,而且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没有跟得上教改的步伐,没有达到一种平衡,没有促进教改,反而阻滞了教改的进程。
[关键词]教育改革 家庭教育 平衡 促进 阻滞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各种各样新的教育理念、制度和模式纷纷出现,使我国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一派繁华似锦的局面。从总体上来说,这是相当可喜的事情,因为它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正在从不同方面孕育着新的突破,也体现了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可贵的实验精神和革新精神。但是,从具体方面来说,这又是喜中有忧,甚至是喜忧参半的事情。因为,在各种各样被人们广泛宣传和接受的改革主张和措施下,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的确确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然而在我们忽视下的家庭教育是否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呢?我认为,非但跟不上,反而阻滞礼教改的进程。
一、教育改革的趋势
现在的教育不仅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教育,而且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一)教改反映教育是一种“学生”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某种“才”的教育。它拒绝功力主义的教育,在重“才”的同时又更为注意对“学生”本身的培养;在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的同时又更为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道德价值的教育,实现完美热歌的塑造。简而言之,现在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现在教育强调的不是学生的素质的“特殊化”,而是学生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在的素质,它走的不仅仅是一条“特殊化”的道路,而更多的是采用全面开发的战略,或者说是一种多方面的“特殊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这种“全面开发”并不是否认个性发展,而是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因为,个性发展绝不是片面发展。
(三)现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或少数人的教育,因为,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少数经营和专家的力量,还必须依赖于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未来的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为基础的。更为重要的事,未来教育的大众性是自己学习和相互教育的形态。仅仅依靠少数人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由此形成一种学习化的社会和教育的社会化。
二、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期(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教育正面临市场经济极为强烈的冲击与挑战。它加剧了家庭教育价值观念的冲击与变革。如:教育的育人功能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但用人部门则更多考虑的是人才的专业特长,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和短期的教育周期中,专业化的训练显然要比全面和谐的教育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蒙上了一层难以抛弃的阴影。
(二)家庭教育具有早期优势,启蒙性能,是奠基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现在的家长,多数是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文化素质层次差别很大,对自己的子女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但如何教育却往往缺乏真正的思想和方法。有的家长认为家长只包孩子吃穿,教育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有的对自己的子女要求过高,自己却不思进取,正如唐代作家韩愈所批评的那种:“爱其子,择其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错误心态。在现实中很多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不科学、不仅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1.溺爱不明,过于娇惯。经济的发展使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部分家长对孩子今后成长的利弊。感觉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孩子和别人打架、争吵,极力的袒护、包庇、溺爱不明。从而造成孩子从小为所欲为的行为,使其放任自由。
2.家长言谈举止、生活作风等对孩子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印象比造成影响,有的甚至是终生不忘的影响,父母的为人处世的态度,生活作风,做法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起到教育的作用。孩子在学校里张口就骂人,动手就打人,不能不说是对家长有意无意中的行为的一种模仿。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重才轻德。对孩子的学习采取物质刺激,奖金挂帅的方法,考试分数越高,奖金越高,不及格不给还要体罚,只要成绩好,其他的不考虑。在生活上讲究吃穿,从小就使孩子养成了铺张浪费,讲排场,讲阔气的不良习惯。
3.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网吧、电视、电影等传媒,使孩子受到某些不良诱惑,造成身心的伤害,这难道与家庭教育无关?
(三)家长对教学改革的错误认识。当前,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部分家长思想极端化。一是认为学校教育就是单纯的文化教育,只要考试得满分,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不重视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甚至反对自己的孩子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不让孩子观看教育片,扭曲了孩子的身心。这种做法行吗?另一种思想则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放松化学习,放任自由。多么可怕,这样的家庭教育思想能行吗?这样的家庭教育能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吗?


综合上述现象,家庭教育的要求与教改对学生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上述家庭教育不仅不是学校教育的外部条件、补充和发展,而且阻滞了教改的进程,妨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现代化教育的新功能具体体现在主动、开放、多样、超前和个性化上,是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区别于传统的家庭教育的总体特征和总体意识。这种不良的家庭教育现象是历史的沉淀,但又是现实存在的。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忽视家庭教育就会给教学改革进程中放上绊脚石。家庭教育只有依照新的时代精神,首先在思想上、观念上发生变革,才能在方法上实行彻底改革,才能促成家庭教育的创造性转换,从而促进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桥板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