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价值视域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26
/ 3

[摘要]作为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传承形态和方式,师生关系无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还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师生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主流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不容忽视的是,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师生关系的庸俗化、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异化越来越不鲜见。本文认为,要强化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努力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词]师生关系 教育价值 和谐校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学校活动的特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目前师生缺少交流,关系趋于表面化,各自的角色规范没有达到明确的共识与认同。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知识传授的渠道在拓宽,感情沟通的大门在缩小”。在国家走向现代化、公民的自主意识日益提升以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并带来整个社会关系转型的今天,对师生关系问题能有一个恰切的诊察,有益于重新塑造以理性和现代为主要根基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准则。
一、主流:民主、平等、和谐
教育是人们在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精神影响力量。那么,发出精神影响力的一方就是教育者,而接受精神影响力的一方就是受教育者。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可以说是互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在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主流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表现在教学中,主要为四个方面:首先,教师教学思想端正,真正起到主导作用,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和自我教育主体的作用,实现师生双方积极性的最佳结合,使师生共同分享教学劳动的快乐;其次,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我调节紧密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再次,教学民主、开放,师生之间能通过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使教与学的信息来源多样化、多层次化,从而更好地进行教与学之间的反馈联系,不断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师生双方都有一种自尊自爱、互尊互爱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处于友好、愉快气氛之中。
尊师是传统的美德,国人的尊师不是对作为个体教师本人的尊重,而是对“师”的地位的尊重。“师”是相对于“生”的一种被神圣化的权力,教师只是作为抽象的“师”的代表,而不是具体的“师”才受到国人的尊敬。[1]在我国,“尊师重教”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的地位越来越高,师生关系总体体现出教师敬业、乐教,学生尊师、好学,师生关系呈良性发展的趋势。尊师爱生是学校师生关系的主旋律,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表现为:教师经常主动地接近学生,学生也愿意自动的亲近教师;教师真诚的对待学生,学生愿意向教师打开心扉;在面临矛盾和困难时,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社会在不断发展,虽然大学生的许多观念已发生改变,但学生中“尊师”的主流一直没有变。“尊师”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遵守课堂教学纪律,节日以祝福表达感激之情。绝大多数教师都做到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有的甚至爱生如子,且有的大学生走出校园后仍与教师交往密切,互通有无,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二、师生关系的功利化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经济,一部分人惟利是图,缺乏“人情味”,高校师生中也不乏其人,主要表现为“利益至上”的功利化倾向。功利主义原是西方伦理学中一种以功利作为道德标准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这种学说是以利他面貌出现的利己主义。今天教师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同样不能只重授业,而淡漠传道、解惑: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美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如果任由功利化倾向甚嚣尘上,就偏离了教育价值的本义。
构建在功利主义之上的师生关系是不纯洁的。当今社会,师生关系功利化的问题常常见于报端,师生关系异化现象在当前教育界普遍存在。在一些高校中,不少教师普遍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心态,有的教师将“推优”以及“奖学金”作为与学生之间利益交换的一种手段,部分选修课教师上课一味放录像赚取课时费,个别师生之间几年下来“相见不相识”,造成师生之间是一种公式化的、表面的关系;有的大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是好好表现、争取入党,争当学生干部是为了加点综合测评的分数,接近老师的目的是为了争取高分等等……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甚至嬗变为“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个别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存在一种雇用与被雇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导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老板”是趋利赚钱发财,这两者是完全不应该也不可能等同的概念。“导师老板”首先是对学生的极端不负责,同时也是对教育的极端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极端不负责。[2]
三、师生关系的庸俗化
“大学如官场、市场,却越来越远离学场。”这是云南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博士董云川对当前的大学所表达的不满(《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2日)。师生关系的庸俗化主要有三种形式:教师一味取悦学生、师生之间权钱交易、师生之间交情过密。当前,有些学校将老师的去留、考核部分或者完全交给了学生掌握,如“学评教制度”的实施,某些老师迫于生计,不得已戴上了一张无形的面具,跟学生巧妙周旋,以取悦学生,将师生关系庸俗化;受到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师中也不乏铜臭味儿十足的“势利眼”,借助学生家长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开后门,将送礼的学生当作重点保护对象,有意无意让学生为老师掏腰包,有些大学教师收受学生的金钱、礼品,为学生更改学业成绩,这种“利益的交换”强烈的败坏了教育的风气;有的大学教师和学生称兄道弟,主动放弃育人的权利和责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首先是“良师”,其次是“益友”,真正的优秀老师很善于把握和学生交往的度,既不过近,也不太远,保持一种非常合适的距离。让学生既感觉可敬,有感觉可亲。[3]


师生关系不是等价交换关系,也不是权谋术数关系,而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应该说,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一直信守着纯洁的师生关系,其言行堪称世范。但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纯洁性有所减退而庸俗化有所增强的不良倾向。例如,有些人受市场行为的影响,在师生关系上大搞市场交易,物质因素成了衡量师生感情的砝码;有的高校出于管理的需要,让师生互相监督,把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变成了勾心斗角的权术关系。邹承鲁院士曾经指出,“研究生搞科研,是为自己在科学上的成长而工作,而不是为其他人工作。有的老师名下的研究生人数动辄几十,甚至上百,导师把学生看作自己花钱雇用的专门工作在论文或产品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人,为自己的名利而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变成了‘老板’,把师生关系庸俗化了,这是极端的错误做法。”[4]
四、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异化
师生关系本该是一种纯洁的、充满感情和博爱精神的关系,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师生感情的、友谊的因素在淡化,而经济的、功利的因素在增强,师生关系出现了异化。[5]朱小曼在《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中指出,“传统的师生关系变得日益工具化,甚至日渐冷漠和敌对。”[6]如前所述,由于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和庸俗化,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冷漠和敌对”有日益扩散和加深的趋势,师生之间的交流日渐减少而隔阂在增加。以大学校园为例,师生关系的疏离也日益突出,一些大学教师把教学生看成“挣工分”,教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老师和学生就像顾客与商人,上完课就立马走人,犹如买东西给钱的交易一样。师生之间人情冷漠,课堂为师生、课外为路人的情况比较普遍地存在,甚至一个学期的课上完后,学生连老师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师生之间疏离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研究生导师少则带三四个,多则十几个、几十个,学生一年和导师见不得几次面,师生有别被很多老师奉为圭皿。很多导师甚至把他们的研究生当成赚钱工具,师生之间异化为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
大学是社会的良心,教师是大学的基础,师生关系出现疏离和异化,显然违背教育的价值追求。熊丙奇认为,师生关系出现异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异化成行政单位,这种定位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异化;其次,有的高校教学异化成“工分量、教学量”——教师完成了教学工分量就完成了任务;第三,是教师自身的问题,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已经没有“底线”,什么方法都可以用,只要可以成功,成功就是搞到钱,有钱就有一切;第四,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读书不是为自己,都是一直在为家庭、老师、社会读书,没有想过长大之后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7]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让每个个体人格更为完善,让人生更加充实,师生关系出现的疏离和异化的现象,与彰显教育价值是背道而驰的。
五、教育价值:新型师生关系的终极追求
美国教育家杜威、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英国哲学家罗素都曾对教育理想和价值作过深刻思索。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把教育视为哲学的实验室;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观念》、《什么是教育》两书中,把自由教育视为人通往神圣的精神殿堂的通行证;罗素在《教育论》中,弘扬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地揭示了大学存在的目的在于启发每个人本有的光明之德,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教与学的统一,发扬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的精神品质,并以整个社会达到至善为其终极目标,每个人都应在不同的身份地位上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教育政策、规定的制定作为一种教育理想的存在,同时也必然体现一定的价值追求。价值是源,制度是流,教育的政策、规定应该体现和弘扬教育的精神。教育不能没有教育理想,不能没有高品位的价值追求,一味地“屈从”于外在环境就会使制定的教育政策、规定频繁调整或改动,失去其应有的严肃性。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价值澄清、价值引导和价值追求的过程。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独特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不能没有价值追求。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在信息时代,教育的重点已经由传授现成的知识转变为学习的能力、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造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不应把学生看作贮存知识的“容器”,而应视为亟待被点燃的“火把”。要彻底把以教师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者的努力方向,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以此彰显教育的真正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将每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将“教会学生做人”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做人比学习更重要”应该深植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内心。人是物质的人,更是精神的人,精神的人离不开理想,而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最有理想的人。哈佛大学埃利奥特认为,大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我责任感,他们步入社会以后会将这种责任感发展成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8]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所以必要,就因为它是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的……正如艺术家注目的是美,经济学家注目的是利润,教育学家注目的当是人的成长;他必须回答理想的人的形象以及如何有效地促进人的成长。教育理想的超越性就表现为教育要摆脱已有的局限,为各种可能性打开大门,促使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追求更崇高的善。教育理想是教育的希望所在,是教育追寻的目标所在,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9]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途径,对大学精神的培育、教育理想的达到有着积极的影响。新型的师生关系表达了一种浑厚的智慧和开阔的胸襟,体现了对教育价值的追求。


本文为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校师生关系与师德建设研究”(编号为2012W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葛修文:辱师案折射的师道尊严. 不可不知的社会学的100个故事.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8:15
[2]“导师”真成“老板”?谁把师生关系功利化.http://www.china.com.cn/chinese/EDU-c/1055476.htm
[3]莫将师生关系庸俗化.http://wugawuchang.blogdriver.com/wugawuchang/438300.html
[4]邹承鲁.研究生培养问题.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4日
[5]孙明娥、张传新、赵启会.关于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西北医学教育.2001(4)
[6]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
[7]熊丙奇.师生关系的异化.钱江晚报.2006年10月26日
[8]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2006年7月17日
[9]黄启兵.教育理想:必要的乌托邦与危险的乌托邦.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党政办公室 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