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郑文公碑》的书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88-01-11
/ 1
《郑文公碑》,北魏永平四年郑道昭为其父郑羲而立。碑有二,一在山东平度天柱山之阳,称“上碑”;一在掖县云峰山之阴,称“下碑”。二碑文稍异,内容与书法风格一致,乃出自一人之手笔(此文指“下碑”,以下简称《郑碑》)。自清代包世臣、康有为以来,研究“云峰刻石”的人,无不对它给予很高的评价。叶昌炽《语石》说:“云峰山‘上、下碑’……上承分篆,……其笔力之健,可以(?)犀兕、博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的确,它不但在“云峰刻石”中,就是在数以千计的南北朝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