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趋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变革经历了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政治驱动的前三十年"逆知识化"特征明显;经济驱动的后三十年"离农""去农"趋势显著。2013年中国进入"新常态"以来,"文明型塑"成为推动农村教育变革的应然追求:积极的公民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理应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共识";文化重建、创新驱动、生态保护、家庭参与应在焕发农村教育活力上发挥更大引擎;教育变革必须居于农村社会变革与文明崛起的优先地位;行动、认识上必须保持平和、乐观的战略定力。循此,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的实然路径实施如下:第一,从经济、政治、文化、政策等角度全面构建农村社会共同体意识,继续坚持农村居民的启蒙教育;第二,鼓励农村学校多主体办学方向,发挥政府、教育基金、现代"乡贤"的变革引领作用;第三,构建农村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高校、中小学、社区大学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第四,必须从灵性呼唤与精神重建的高度来看待教育改革的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