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它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否则,当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出现意外时,教师往往束手无策,难以得心应手。同时,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死搬硬套教案,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意味着课堂教学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和生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