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探索农村地区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有效机制试点项目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目的提高项目地区县级医疗机构产儿科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力,在试点地区建立包括政策、规章、人员和资金支持在内的医疗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的长效机制。方法在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确定的4个项目县开展项目活动。为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组计划实施了省级师资培训班、县级定期复训,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制度,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督导与评估,举办专家研讨会及经验交流会等22项子活动。项目结束后,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4个对照县进行调查并与干预县进行比较。结果①政策影响方面:干预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分娩术前讨论、分娩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病例评审等制度建立率均在90%以上,对照县均低于55%。项目省将中澳项目所引进的知识、管理制度和经验扩展到全省范围,产生深远的影响。②能力建设方面:干预县和对照县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9.19±1.18)分和(8.40±1.52)分(t=3.922,P〈0.001),自信心平均得分分别为(57.33±2.50)分和(54.09±8.19)分(t=3.541,P=0.001);对照县医务人员"快速评估的四项内容"、"羊水污染且无活力是否需要立即气管内吸引胎粪"等核心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均低于70%,且均显著低于干预县。③临床效果方面:干预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由8.83%降至5.99%(χ2=11.300,P=0.001),因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率由27.60/10万降至5.03/10万(χ2=3.142,P=0.076);对照县这两个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澳项目在政策影响、能力建设和临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技术能力和自信心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而且促成项目省出台了一系列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政策、规章和制度,以项目为契机促进妇幼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