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的影响及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产妇其新生儿脐血乙型肝炎病毒5项指标,了解其传播特点,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阻断母婴间的乙肝病毒的传播,进一步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明确携带HBV生育期妇女干预治疗对保护婴儿抗-HBV感染的意义。方法对1520例系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孕妇及其新生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产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带血的HBV5项指标。并对86例新生儿脐血进行了PCR扩增HBV-DNA。结果在1520例孕产妇标本中有86例HBV感染,在感染的孕产妇中有22例其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阳性率为25.57%;18例HBeAg阳性,阳性率20.9%;64例抗-HBe阳性,阳性率为74.4%;2例单项抗-HBc阳性,阳性率为3.3%;2例全阴,占3.3%。PCR扩增HBV-DNA检测中HBV-DNA阳性有14例,阳性率为16.27%。结论孕妇携带的HBV可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目前分娩时采取的一系列防范措施,尚不能完全阻止这种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导致婴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抗-HBV)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环节。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22期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