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针对一个问题,却不给出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对于问题会存在不满足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合理适时的设置悬念会让学生对教学过程充满好奇,从而在教学中就会不断探索知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据研究显示,学生在“悬念”下学习,会激发学生巨大潜力,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得学生的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得到空前提升,极大程度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可以在教学工作中,针对具体内容找到可以设置悬念的契机,增加数学知识的神秘感。
作者 刘玲
出处 《科技新时代》 2023年16期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