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iR-33水平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miR-33的变化,分析miR-33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AFLD患者(NAFLD组)、于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T2DM组)、伴NAFLD的T2DM患者(NAFLD合并T2DM组),各2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检测四组研究对象血清中miR-33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组、NAFLD合并T2DM组在病程、用药史、并发症发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和T2DM合并NAFLD组的血清miR-33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其中合并者的血清miR-33水平最高(P<0.05)。四组的收缩压、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UA)、肌酐(Scr)、谷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收缩压、TG、GGT和TC水平高于T2DM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的FPG、HbA1c高于NAFLD组(P<0.05)。miR-33水平与收缩压、FPG、HbA1c、TG、UA、GG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33、收缩压、FPG升高均会增加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OR=8.999,1.083,2.071,P<0.05)。结论血清miR-33是T2DM、NAFLD疾病的影响因素,是T2DM患者伴有NAFLD的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参与调控糖脂代谢进而影响代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2021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