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 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发展综合能力、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优质的数学作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和深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目的明确、难易适度、合理搭配教学内容 ,提高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显得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模式,顾及不到学生智力、学习水平的差异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平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好的同学会感觉作业过于简单,学习差的同学则会感觉过于吃力。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现状设计出适合小学数学的作业规划,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一、有效的作业设计要做到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明确作业设计的目的性,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内容,教师要将作业的侧重点放在突破和掌握重点上。对于学习难度较小的数学内容,教师就要将作业的侧重点放在将知识连贯起来和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上。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还能有效地发展思维能力。 作业要有针对性。作业练习的目的就是要巩固学生当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它是学生进行深化和拓展知识的重要练习。所以,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地深入学习,作业可以是针对当天所讲内容的基础练习。例如,在学到“乘法初步认识”一课时,可以设计如下作业:①把 6+6+6+6改成乘法算式  ②把 3×5改成加法算式 ③根据上面两个习题写出两者之间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这样针对乘法定义进行有效的巩固和加深,从而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有效的作业设计要做到趣味性和实践性 作业要有趣味性。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数学延伸到课外去,让学生做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例如,学生去买东西时,可以与卖家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算数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学以致用。
出处 《教育学文摘》 2020年9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0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