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肝炎引起的黄疸的临床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 茵陈蒿汤 黄疸 肝炎 加减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12-01 前言 肝炎引发的黄疸是指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人体表面皮肤 黏膜以及眼球巩膜等组织部位出现发黄症状的现象1。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无力 食欲减退 尿黄如茶等,这些均属于中医判断黄疸性肝炎的范畴。中医典籍《金匮要略》提到湿是引发黄疸的主要因素,湿热和湿邪均与黄疸密切相关。黄疸性肝炎患者多是因为外感湿热疫毒 饮食不节制而伤及脾胃 瘀血阻滞胆道造成胆汁外溢而引发的黄疸,因此要治疗此类型的黄疸,最有效的医治方法是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汉医名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有一名方恰好是治疗湿热黄疸的,即茵陈蒿汤。本次研究即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肝炎引起的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黄疸性肝炎患者100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3月~2017年2月。 100例黄疸性肝炎患者的入选标准为 ①年龄在18~54岁之间。 ②患者均经诊断确认为肝炎引起的湿热性黄疸。 ③黄疸性肝炎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签署志愿书,愿意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 ①辩证诊断模糊的患者。 ②不能配合完成治疗的患者。 ③不明确加减治疗的模式,加减药物不符合标准的患者。 随机对肝炎引起的黄疸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 平均年龄(35.22± 1.94岁)。 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 平均年龄(34.87± 2.51岁)。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其诊断标准均符合由肝炎引发的黄疸病症。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 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静脉注射还原性谷胱甘肽以及门冬氨酸钾镁。 1.2.2观察组方法除与对照组一样注射常规治疗的药剂外,还需服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茵陈蒿汤每日服用2次,用300ml水煎服,疗程24周。汤中药材主含茵陈30g,栀子15g,大黄后下,用量6g。对于病情不同的患者,还需添加相应药材,如肝脾出现肿大者加穿山甲5g 鳖甲30g 食量减少者加炒麦芽15g,鸡内金10g 腹胀者加枳壳10g,厚朴10g 有明显胁痛者加延胡索10g,香
出版日期 2019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关键词

茵陈蒿汤 黄疸 肝炎 加减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12-01 前言 肝炎引发的黄疸是指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人体表面皮肤 黏膜以及眼球巩膜等组织部位出现发黄症状的现象1。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无力 食欲减退 尿黄如茶等,这些均属于中医判断黄疸性肝炎的范畴。中医典籍《金匮要略》提到湿是引发黄疸的主要因素,湿热和湿邪均与黄疸密切相关。黄疸性肝炎患者多是因为外感湿热疫毒 饮食不节制而伤及脾胃 瘀血阻滞胆道造成胆汁外溢而引发的黄疸,因此要治疗此类型的黄疸,最有效的医治方法是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汉医名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有一名方恰好是治疗湿热黄疸的,即茵陈蒿汤。本次研究即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肝炎引起的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黄疸性肝炎患者100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3月~2017年2月。 100例黄疸性肝炎患者的入选标准为 ①年龄在18~54岁之间。 ②患者均经诊断确认为肝炎引起的湿热性黄疸。 ③黄疸性肝炎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签署志愿书,愿意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 ①辩证诊断模糊的患者。 ②不能配合完成治疗的患者。 ③不明确加减治疗的模式,加减药物不符合标准的患者。 随机对肝炎引起的黄疸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 平均年龄(35.22± 1.94岁)。 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 平均年龄(34.87± 2.51岁)。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其诊断标准均符合由肝炎引发的黄疸病症。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 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即静脉注射还原性谷胱甘肽以及门冬氨酸钾镁。 1.2.2观察组方法除与对照组一样注射常规治疗的药剂外,还需服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茵陈蒿汤每日服用2次,用300ml水煎服,疗程24周。汤中药材主含茵陈30g,栀子15g,大黄后下,用量6g。对于病情不同的患者,还需添加相应药材,如肝脾出现肿大者加穿山甲5g 鳖甲30g 食量减少者加炒麦芽15g,鸡内金10g 腹胀者加枳壳10g,厚朴10g 有明显胁痛者加延胡索10g,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