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门农民工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自1990年以来,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服装、鞋类和小商品经营为主的综合性批发兼零售市场。2004年,朝天门市场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年交易额,跻身全国“十大工业品交易市场”之列,位居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类市场之首。据有关方面统计,完全依托朝天门市场及其相关产业谋生的人口,亦即这个市场的经营者和相关的服务者——商场营业员、搬运工、简易餐饮摊贩、建筑修缮工、清洁工、擦鞋工等,一半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即所谓“农民工”,总人数达到3万多。本文关于“农民工”的界定范围,根据重庆市渝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5年6月的统计口径,包括重庆市各县、区(市)进城的务工人员、工商个体户,市外(以浙江、广东、湖北、贵州为主)来渝就业的务工人员和个体工商户。朝天门市场外来就业人员中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私营企业主,以及一些已取得城市户籍的“成功”人士,没有纳入全区的统计,也不在本调查报告的关注范围。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思考与运用》 2005年6期
出版日期 2005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