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曲:《楚辞》注释的抒情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依仗诗人的接引,在自我的深处找到深藏其中的形象,这不再是参与他人的诗,而是为了自己而诗化。于是批评家变成了诗人。——乔治·布莱众所周知,经由陈世骧、高友工等人的阐述,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已广为人知。这个传统主要是关注中国文学中强烈的抒情特质,这种抒情特质,不只是通贯历史上整个诗言志的脉络,不只是当作文类的标记。其实,士人内在之情志更显示着生命的形态,表现了生命意识。对《楚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励耘文学学刊》 2010年1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