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案”中的刑事法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网络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涉及刑法中的"中立行为"。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否认中立行为违法性的观点,割裂了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混淆了"技术开发"和"技术运用"的行为属性。在"快播案"中,快播公司及其责任人员滥用P2P技术,使公司内部服务器成为淫秽视频源,提供检索和播放服务,并通过文件碎片技术、虚置信息审查机制等方式逃避监管,符合《刑法》第363条规定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在网络技术滥用的法律应对中,应完善前置性的技术操作规程,衔接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使法律在犯罪风险控制和互联网创新保护中取得平衡。
作者 王潜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