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史料,妙设问题——让历史思维突破定势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对于历史人物的学习,我们可采用“神人”的方法,即陈寅恪所说的“了解之同情”。要想达到此境界,就必须要回到“历史现场”,尽量地接近历史真相,达到感悟与感知历史人物的目的。然而对于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对于其中蕴藏的历史规律,采用“神入”方法则很难达到认识历史本真与规律的目的。历史课堂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条件,具备真实思考活动的存在,也就是在历史课堂上学生是否发生了深度思考。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历史教学:上半月》 2015年9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9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