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类黄酮(Flavonoids)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和茶叶等许多植物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查尔酮合成(Chalconesynthase,CHS,EC2.3.1.74)是植物类黄酮合成途径的第一个关键,在调控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以及类黄酮的成分起着决定作用。本研究基于番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查尔酮合成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内含子一外显子的结构特征、系统发育关系,序列结构的保守性以及染色体上的分布。研究表明:查尔酮合成(S1CHS)是含有8个成员的多家族基因,蛋白质序列编码位于160(S1CHS05)~438(S1CHS08)个氨基酸之间;相似性在33.7%(S1CHS02和S1CHS06)~92.0%(S1CHS04和S1CHS07)之间,表明这些序列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此外,结构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均含有较少的内含子(0~2个);序列比对表明这些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它们不均匀分布在番茄的1、5、6、9和12号染色体上。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未来了解该基因家族的进化起源提供参考,而且可为我们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番茄 查尔酮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 简介:木质素(Lignin)是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为植物细胞壁提供了必要的强度、疏水性以及对外界恶劣环境的抗性。其中肉桂醇脱氢(CAD)是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参与S-木质素、G-木质素和H-木质素的合成。本文主要对CAD基因特征、CAD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学分析、CAD基因在木质素合成调控中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且对CAD基因的研究方法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 标签: 肉桂醇脱氢酶 木质素 生物合成
  • 简介:生长在代谢恶劣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往往得到的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非常匮乏,而在接近40%的浸润性导管癌中均发现乙酰辅酶A合成2(ACSS2)具有过量高表达。在代谢应激情况下ACSS2促使肿瘤细胞将乙酸作为额外的营养来源使得肿瘤细胞可以适应恶劣代谢环境维持肿瘤细胞存活。近日,国际期刊Cancercell发表了德国和英国科学家共同合作的这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指出,在许多肿瘤类型中都会有脂肪酸合成通路的选择性激活。

  • 标签: 乙酰辅酶A合成酶 肿瘤细胞 细胞存活 CELL 机制 2维
  • 简介:通过测定水解度及对水解液进行感官评价,研究了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的水解条件与脱苦脱腥味条件。结果表明:胰蛋白水解的最佳条件为:用量1.5%,pH8.0,温度45℃,水解时间5h;木瓜蛋白水解的最佳条件为:用量1.0%,pH7.0,温度50℃,水解时间6h。双水解的最佳组合为先加木瓜蛋白水解3h,后加胰蛋白水解2h。在水解液中添加2.0%~2.5%活性炭,于40℃保温0.5h的脱苦脱腥效果较佳。

  • 标签: 鲢鱼 肌原纤维蛋白 酶水解 脱苦脱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采用植物复合解辅助乙醇提取土茯苓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用铝离子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添加量、解时间和解pH值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添加量1.0%,解时间3.0h和解pH值5.0;最佳条件下,粗提物干粉得率13.9%,干粉中总黄酮含量4.0%,总黄酮提取率为0.53%。

  • 标签: 土茯苓 酶解辅助提取法 总黄酮
  • 简介:以黑龙江五常黑米为原料,采用纤维素提取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考察添加量、解温度、解时间和pH对黑米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提取黑米黄酮工艺,最后对黑米黄酮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量0.8%,解温度47℃,解时间65min,pH4.6,此条件下黑米中黄酮的提取率为1.26%。黑米中黄酮类物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 标签: 黑米 黄酮 提取 纤维素酶 抑菌活性
  • 简介:为了提高天然植物挥发油的提取率,本实验利用了在反应过程中分批添加底物的解方法,破坏植物细胞壁,并对分批添料的作用机理做了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表明:分批添料的方法使菊花挥发油的提取率提高到0.45%,组分的相对含量大部分增多.

  • 标签: 纤维素酶 分批添料 加酶量
  • 简介:摘要:本文对《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底物》HJ1001 -201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了方法验证,以评价该两种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工作,以确保该方法能够满足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 标签: 粪大肠菌群 质控样品。
  • 简介: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仪器科学研究所王璋、许时婴、王瑛瑶、钱志娟等多位专家,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成功研制出简单可行的水提取玉米胚芽油和花生油的工艺路线,且得率达88%~92%,居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水是一种新兴的提油方法。它以机械和解为手段降解植物细胞壁,使油脂得以释放,可以满足食用油生产“安全、高效、绿色”的要求。其最大的优势是在提取油的同能有效回收植物原料中的蛋白质(或其水解产物)及碳水化合物。与传统高温浸出法相比,减少了浸出及去杂精炼设备,简化了四分之三的设备与工序,投

  • 标签: 水酶法 浸出法 玉米胚芽油 酶解 植物油脂 得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罗汉果甙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为提高罗汉果中罗汉果甙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简化提取过程,本文利用双解法并辅以超声波提取罗汉果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以及纤维素和果胶的添加量五个因素对罗汉果甙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对罗汉果甙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料液比、超声温度及纤维素和果胶的添加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为20∶1,超声温度为60℃,纤维素与果胶添加量分别为4U/g和100U/g,在此条件下固定超声功率20kHz,超声2h,所得罗汉果甙的提取率可达3.482%。

  • 标签: 罗汉果 罗汉果甙 双酶 超声波
  • 简介:采用纤维素水解法提取大豆皮果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大豆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测定大豆皮果胶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提取大豆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加量2%,提取温度50℃,缓冲液pH4.6,提取时间15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大豆皮中果胶物质的平均提取率为7.2%。经鉴别试验和相关理化性质测定,提取的大豆皮果胶具有GB25533—2010规定的果胶凝胶特征,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1.2%,酯化度为57.2%,属于高甲氧基果胶。

  • 标签: 大豆皮 果胶 纤维素酶 提取工艺 理化性质
  • 简介:本站1999年引进自动加样系统及温控酶标仪用于ALT的测定,由于酶标仪测定ALT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笔者对酶标仪初筛ALT升高的标本用赖氏复查对照,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ALT升高 赖氏法 酶标仪 速率法 初筛 加样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胶体金标检测(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对53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HBsAg、HBeAg、HBeAb、HBcAg、HBsAb五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将HBsAg、HBcAb2份质控血清作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TRFI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ELISA检测。结论 GICA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的特异度较好,但其灵敏度有限;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ELISA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临床乙肝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胶体金标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天然气乙炔合成醋酸乙烯的工艺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的生产情况,分析多种因素对天然气乙炔固定床工艺合成醋酸乙烯(VAc)产量的影响情况,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催化剂的影响情况、撤热能力和撤热速度的影响情况以及工艺条件的影响情况。并依据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提出能够提高VAc产量的有效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天然气乙炔法 醋酸乙烯合成 VAc产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合成主要依靠流化床反应器来完成,整个合成过程反应类型复杂,控制难度较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产品产生的影响。 本文 首先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特征、设备以及制备的流程,其次对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反应机理、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水平,为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气固相 氯化聚氯乙烯树脂 工业合成
  • 简介:摘要:纳米科学是上世纪末产生的一门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纳米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纳米材料是纳米技术实现的基础,在纳米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如今,纳米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化工、电子、国防等领域,在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纳米碳酸钙是其中的代表,因为自身的有一特性,纳米碳酸钙粉末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并被作为一种填充剂应用在了橡胶、塑料、涂料、油墨等的生产加工中,不仅仅能够提高工业产品的产量,同时还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使得这些工业材料能够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因此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制备成为了现在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针对超重力合成法在纳米碳酸钙制备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纳米碳酸钙,超重力合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