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输尿管取石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并将进行输尿管取石的患者3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则运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经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输尿管取石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输尿管镜取石术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腹腔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传统开放肾盂切开取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盂及输尿管结石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肾盂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腹腔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0.31,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0±12)min、中出血量(25±7)ml、住院时间(10±3)d,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4、8.31、7.61,P均<0.05)。结论后腹腔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是一种微创手术,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优于传统开放肾盂切开取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盂输尿管 开放肾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光前列腺剜除(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资料选取本院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治疗所用方案分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选用TURP治疗,观察组选用HOLEP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情况,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IPSS、Qmax及PVRU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切下组织重量比对照组多,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PSS、Qmax及PVRU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HOLEP与TURP均可有效安全治疗BPH,而HOLEP适合用于切除较大前列腺。

  • 标签: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激光前列腺剜除(HolmiumIaserenueleationofthePorsetet,HoL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以前列腺增生收住院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前列腺体积均≥80g,所有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下大功率激光器以及组织粉碎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与前列腺组织粉粹,总结患者住院后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和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出院时做好科学的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病人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均顺利出院,排尿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进行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穿刺取石手术治疗,一组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腔内碎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经尿道输尿管治疗的患者组,其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接受常规穿刺手术患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常规穿刺手术患者组,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手术治疗尿道碎石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对患者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手术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尿道 输尿管镜 碎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输尿管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使用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实验组采取输尿管碎石治疗,并在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对比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关键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中,通过对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探讨护理体会心得与总结,旨在提高对输尿管结石碎石后患者的护理水平,以此实现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2012年9月期间所接受的9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经过体外冲击波碎石之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在接受输尿管结石碎石之后的95例患者中,有89例患者出现了肉眼血尿的情况,在这之中又有82例患者的血尿自行消失,9例患者的血尿时间持续了2—4h,血尿在经过抗炎、止血后消失;有25例患者出现腰痛,其中的16例出现了轻微的疼痛,随着结石排除疼痛自然缓解,5例患者疼痛较为严重,在经过二次碎石之后情况得到好转,2例出现了肾绞痛,在通过口服排石冲剂排除结石之后缓解。结论根据本次的研究分析得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较好,具有成功率高、治疗时间短、操作简易等优点;并且经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之后,使得患者的并发症和疼痛感减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结石的方法,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地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后大出血发生的原因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5年5月采取皮肾治疗上尿路结石35例,术后出现出血患者3例。均为男性。其中两例患者行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的时机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观察和分析PCNL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结果两例患者均为肾动静脉瘘。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观察在PCNL术后出血的患者中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经皮肾镜 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患者经皮肾碎石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2例经皮肾碎石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症状积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症状积分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碎石的患者来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配合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人文关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碎石取石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46例行经皮肾碎石取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4例一期取净结石,2例二期取净结石,无一例在术后发生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经皮肾碎石取石创伤小、取石率高,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皮肾镜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石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输尿管激光碎石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选用输尿管下的激光碎石治疗方案,效果更优,术后不良反应少,对患者伤害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 碎石术 复杂性 输尿管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行激光治疗泌尿结石的患者,对手术前后实行护理干预。结果在以上50例患者中,49例一次性碎石成功,成功率达到98%,住院天数平均为5.6d。结论对于激光治疗泌尿结石手术的患者,实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等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泌尿结石 钬激光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ALDIVIA体位下行经皮肾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共12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所有患者采取VALDIVIA体位,给予患侧输尿管插F5输尿管导管后超声定位下经皮肾,建立通道并处理结石。结果在124例病例中,有118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5.2%。手术时间平均31min,术后平均住院日6d,结石取净率100%,无严重并发病。结论VALDIVIA体位下行经皮肾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安全,取石效果良好,并且中无需更换体位,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VALDIVIA体位 经皮肾镜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transperitoneallaparoscopicureterolithotomy,TPLU)中寻找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及技巧。方法:TPLU中采用五步骤显露、处理输尿管结石:(1)大致位置;(2)解剖分离;(3)肌性管道;(4)局部膨隆;(5)硬物感。切开结石区输尿管,取出结石。结果:230例TPLU中,225例采用五步法准确找到输尿管结石,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结石残留或邻近肠管、血管损伤。结石寻找时间5~20min,平均(11±8)min,结石最大径1.2~3.0cm,平均(1.5±0.7)cm。寻找时间随操作熟练而逐步缩短。5例患者未能顺利按五步法找到结石,均发生于手术开展初期,其中因腹腔及输尿管周围严重粘连1例;腹腔下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1例;因解剖分离不当,结石上移进入肾盂或肾盏导致无硬物感3例,其中2例行腹腔肾盂切开取石,1例仅行输尿管内D-J管引流,后期行经皮肾碎石。结论:五步骤法寻找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可减少邻近肠管、血管误伤,适合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检查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研究讨论输尿管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在2cm以上肾结石治疗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确诊肾结石的80例患者(结石直径均>2cm),随机分为输尿管碎石(URL)组和上尿路结石经皮肾技术(PCNL)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浓度水平以及肾损伤分子1(Kim-1)浓度水平变化。结果:URL组与PCNL组相比,URL组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URL组住院天数较PCNL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33,P<0.05);PCNL组NGAL和Kim-1浓度水平术后1d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5,t=2.803;P<0.05),术后2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URL组术后1dNGAL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9,P<0.05),术后2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于直径>2cm单发肾结石的疗效肯定,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作为临床推荐选择式。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