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贝多芬被称为一代对位大师,他的交响音乐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英雄性,同时他对复调技术的驾驭极为轻松、成熟。他偏爱复调变奏手法和赋格段写作,在他的多部交响乐中都留下了赋格段技法的典范。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里“交响变奏中的赋格精神”的解读,感受赋格段技法的典范。

  • 标签: 贝多芬 交响曲 赋格精神 交响变奏
  • 简介: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激起了贝多芬的满腔热情。1803—1804年间,他在交响音乐创作中迈出了新的一步,写出了歌颂革命英雄的第三交响曲。这是跨得很大的一步,不仅对1802年的第二交响曲来说,是一次飞跃;从第一乐章音乐材料的丰富、规模的宏大和音乐形象发展的慷慨挥洒来说,实际上是超过了贝多芬所有

  • 标签: 英雄之歌 第三交响曲 交响音乐 音乐材料 主部 呈示部
  • 简介:有“王者之作”美誉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唯一一部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该作不仅具有优美动人的旋律,更具崇高深刻的思想内涵,这奠定了它在同类作品中与众不同的气质。

  • 标签: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 沉浮 思想内涵 旋律
  • 简介:文章以菲利普·唐斯的《古典音乐》为评述对象,着力考察了作者在处理音乐史三个核心对象:史实、音乐、人文时的方法、特色与功力,以及在对待"历史"与"艺术"这一固有矛盾时的策略和表现。在史实问题上,唐斯秉持"万有联系"的认知定律,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有效揭示了无数史实之间的关联;在音乐问题上,他采用不同程度上综合有背景描述、本体分析、意义诠释、统计性评述、参照性评述、接受史评述等在内的"立体化坐标"思维来描述和解读作品;在人文问题上,他凭借他丰富的史识与精深的乐养,努力重构了该时期音乐与其他文明要素(如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宗教、姊妹艺术等)之间的共生性"生态图景"。在"历史"与"艺术"的悖谬关系问题上,唐斯没有去"调和"而是"顺从"了这对矛盾,由此,本书在削弱历史连贯性的同时,彰显了艺术上的更多细节。

  • 标签: 古典音乐 断代史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 简介:贝多芬是继巴赫、海顿、莫扎特以后欧洲音乐史上的又一位巨人。《英雄交响乐》,也叫《第三交响乐》,是一部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赞歌;1823年完成的《第九交响乐》是一部杰作,这是贝多芬的最后一部交响乐。贝多芬集古典派的大成,开浪漫派的先河,他不朽的艺术创造永远在艺术的殿堂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 标签: 贝多芬生平 第三交响乐 第九交响乐 鉴赏
  • 简介:在钢琴协奏曲的主要发展脉络及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历史地位之基础上,以《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曲式结构、音型织体、风格内涵的剖析,较为全面地把握作品的整体框架,诠释其音乐特色。

  • 标签: 贝多芬 第三钢琴协奏曲 曲式结构 音型织体 风格内涵
  • 简介:目前所见的中外关于“贝多芬在中国”的研究,毫无例外地都以李叔同1906年在《音乐小杂志》刊登的贝多芬炭画像和他三百余字的《比杜芬传》为始。事实上,早在上海开埠之初,上海租界的西侨乐人已有演奏贝多芬弦乐三重奏之史实。到1870年代,不仅贝多芬的各类室内乐作品已在沪租界的音乐会上和沙龙中频繁上演,他的交响乐、序曲、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也不时被来华巡演的西洋乐人和寓居上海的西侨演奏。本文以19世纪最后20年贝多芬音乐在上海西人音乐生活中的呈现为焦点,以编年的方式追溯贝多芬各类作品在晚清中国的演奏史。

  • 标签: 贝多芬 上海 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 兰心戏院
  • 简介:在进入"英雄"风格的前五年(1798-1802)里,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都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初到维也纳的几年里他从多位大师手中习得严谨的创作技巧,同时艺术视野也得到了拓宽,1798年起他开始进入一个创作的爆发期,创作出个人的首批"经典"作品,其许多原创理念在其中不断闪现,但这五年的创作更多是对个人风格的摸索与过渡,其中原创与传统常常并行,在技巧上还没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试对这一"风格过渡期"的界定与意义作出介绍,并通过《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来阐释这一时期贝多芬创作的风格特征。

  • 标签: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 c小调 Op.37
  • 简介:贝多芬是一位听觉极其敏锐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广泛地被认为是他创作其它不同体裁音乐作品的试验地。其中,弦乐重奏的影响非常深远,从他的钢琴奏鸣曲中,就可以看到弦乐重奏写作留下的明显痕迹。本文将以贝多芬作品第57号热情奏鸣曲慢板乐章为例,来观察和分析钢琴作品与弦乐写作的联系,通过新的视角来帮助理解奏鸣曲慢板乐章,用多种技法来表达作曲家听觉中多样的声音,赋予音乐意味深长的感情方向。

  • 标签: 弦乐四重奏 音色声部平衡句法
  • 简介:一、可比与不可比音乐与法律是人类文化的两个不同领域。人类文化领域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这是确定无疑的命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个国家的音乐形式发生变化,其法律也会跟着改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也讨论过音乐对政治的作用.音乐与法律虽并无直接的实证渊源关系,但也存在着某些相一致的因素。在国内,曾经有学者对二者的共同点进行过研究,

  • 标签: 音乐形式 德国民法典 第九交响曲 法律 德意志 贝多芬
  • 简介:摘要:路德维西·凡·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最为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与莫扎特、海顿并称“维也纳三杰”。他创作的三十二首奏鸣曲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奏鸣曲之一,创作于1804—1806年之间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杰出作品。本文主要针对作品中的装饰音展开研究,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装饰音,并在作品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本文结合施纳贝尔注释的乐谱版本,解决演奏时颤音的奏法问题。

  • 标签: 贝多芬 “热情奏鸣曲” 颤音奏法
  • 简介:本文以演奏家的演奏风格为视角对《月光奏鸣曲》的精神内涵及贝多芬的情感世界进行阐述。

  • 标签: 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 风格
  • 简介:了解连线符号在记谱法里的用法及作用,解决钢琴家对贝多芬晚期奏鸣曲里对延音线的疑问,从而深入分析贝多芬在写延音线时的初衷。正确的理解连线是教学和演奏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因此,钢琴乐谱中的连线标记需要我们重视和研究,以便以后对乐谱进行合理正确的判断和演奏及准确表达作品的音乐含义。

  • 标签: 连线标记 连音线特殊奏法 分析贝多芬延音线的含义
  • 简介:创作于1794-1795年间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Op.2,No.1系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的早期作品之一。在这首题献给海顿的钢琴奏鸣曲的柔板乐章(Adagio)中,作品清晰的层次和严谨的结构具有浓郁的古典主义风格。作曲家对各音乐元素逻辑性的布局安排充分体现了他对音乐形式从宏观到微观之间联系的把握和独到处理。作为贝多芬第一首钢琴奏鸣曲,该作品的风格和思想性对其之后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开端意义。

  • 标签: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f小调钢琴奏鸣曲》 申克分析法 曲式结构 和声结构 力度结构
  • 简介:文章通过对贝多芬晚期奏鸣曲No.31op.110第一乐章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对比,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技法上的个人风格,以及贝多芬对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贡献。

  • 标签: 贝多芬 奏鸣曲 欧洲古典主义
  • 简介:《以迪亚贝利圆舞曲为主题的三十三首变奏》(作品120),通称《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DiabelliVariations),是贝多芬根据奥地利出版商、编辑和作曲家安东·迪亚贝利创作的一首圆舞曲所作的钢琴独奏变奏曲,创作于1819至1823年。该作品充分体现了贝多芬高超的作曲技艺和晚期艺术风格,常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相提并论,

  • 标签: 《哥德堡变奏曲》 钢琴独奏 贝多芬 贝利 演奏技巧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