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患者40例,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均接受预防护理对策,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0例患者行手术后,所有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至正常,出现肠梗阻的患者2例。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其实施预防护理可以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降低,对患者的肠蠕动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 并发症 预防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膀胱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观察组(n=30)采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可有效治疗膀胱结石,患者术后预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结石 造瘘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6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入选病例均来自2019.4—2020.10,以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应用膀胱部分切除治疗,研究组31例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45%)均低于对照组(25.81%),组间比较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相比于膀胱部分切除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更具优势,其手术操作更简单,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 简介:2004年6月-2006年4月我科对3例逼尿肌无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可控膀胱造瘘,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造口术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膀胱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1例,女1例。平均年龄38(12~67)岁。12例术前均有尿失禁、排尿障碍以及膀胱安全容量减小、膀胱内压力增高导致输尿管反流等症状,病因包括脊髓损伤8例,脊髓发育不良4例。12例术前均行间歇导尿。术前血肌酐(129.58±44.60)μmol/L,总肾小球滤过率(61.63±18.04)ml/(min·m2)。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安全容量(95.67±39.10)ml,充盈期末膀胱内压力(63.30±6.02)cmH2O(1 cmH2O=0.098 kPa),膀胱顺应性(10.24±1.14)ml/cmH2O,残余尿量(152.58±80.89)ml,尿流率(3.88±3.63)ml/s。术前膀胱造影检查可见膀胱挛缩明显。超声检查示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反流分级Ⅰ度2例,Ⅱ度4例,Ⅲ度4例,Ⅳ度2例。12例均行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采用5点穿刺法。横向切开膀胱前壁全层。在距回盲部20~25 cm处截取回肠约30 cm。纵行剖开回肠并将其中点缝合固定于膀胱后壁中点,以固定点为起点依次将肠管向膀胱两侧缝合,最后双侧输尿管分别置入1根单J管。记录中出血情况、截取肠管时有无损伤邻近脏器、输尿管开口有无损伤、吻合口密闭性、吻合肠管是否通畅,以及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出血)、尿动力学检查参数和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术后6个月内应用托特罗定2 mg/d。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80±12.00)min。中出血量(84.00±23.2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30±1.30)d。术后住院时间(12.10±3.10)d。术后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80±1.20)d。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和单J管。术后平均随访19.40(3~24)个月。术后3、12、24个月复查膀胱安全容量分别为(435.83±33.56)、(450.90±31.09)、(462.00±33.72) ml,充盈期末膀胱内压力分别为(18.60±0.92)、(15.70±1.42)、(12.96±1.34)cmH2O,血肌酐分别为(81.43±21.10)、(74.34±15.70)、(72.90±15.90)μmol/L,膀胱顺应性分别为(37.94±4.22)、(40.40±3.98)、(43.42±4.20)ml/cmH2O,总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91.52±9.49)、(102.18±5.65)、(112.41±6.50)ml/(min·m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例术后经24个月膀胱排尿训练后可基本自行排尿;3例术后以导尿管间歇导尿为主,辅以自主排尿;余8例完全依赖导尿管间歇导尿。12例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肠梗阻和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机器人辅助回肠膀胱扩大能有效扩大膀胱容量、降低膀胱内压、改善膀胱顺应性、预防输尿管反流、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微创、精准、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可选择方法。

  • 标签: 膀胱,神经原性 机器人手术 回肠 膀胱扩大术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为6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30例,按照常规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进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 膀胱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临床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 2020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当中随机抽选64例开展治疗分析,单、双号形式分组,单号对照组,双号试验组,均为32例患者,分别接受膀胱部分切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比照对照组各项数据分析试验组手术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冲洗膀胱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7间在孟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给予经尿道膀胱电切联合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4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6.70±11.22)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62±0.56)d。1例(2.38%)患者出现闭孔神经反射,未出现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等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得24个月的随访,其间出现5例(11.90%)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挽救性膀胱切除治疗膀胱部分切除(PC)后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PC后复发行腹腔镜挽救性膀胱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6例。中位年龄62.5(45.5~82.5)岁。30例中6例PC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PLND)。PC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pT2~3bN0M0期。术后5例行吉西他滨+顺铂辅助化疗,6例行辅助放疗,13例行辅助放化疗;30例均行膀胱维持灌注治疗。PC术后肿瘤局部复发中位时间9(5~29)个月,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cT2~4N0M0期;肿瘤直径中位值3.5(2.5~4.5)cm,肿瘤数量中位值2(1~3)个。复发后均行腹腔镜挽救性膀胱切除:于右侧髂外动脉分叉处找到输尿管游离至膀胱壁,左侧从髂总动脉末端开始游离,顺序游离膀胱后、前壁,缝扎背深血管复合体,切断膀胱侧血管蒂,切断尿道后切除膀胱。采用标准PLND,既往已行PLND者不再清扫闭孔及髂血管周围淋巴结,仅向上清扫至腹主动脉分叉处,包括髂总血管、腹主动脉分叉及下腔静脉周围淋巴组织,以及骶骨前淋巴结。结果本组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270(240~310)min,中失血量中位值180(50~300)ml,围手术期无输血病例。淋巴结清扫数量中位值18(10~27)枚;4例淋巴结阳性,其中3例为2枚闭孔淋巴结阳性,1例为3枚闭孔及髂外淋巴结阳性。无严重中并发症发生,无淋巴漏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值4(3~7)d,住院时间中位值9(7~20)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浸润性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pT2~4aN0~2M0期。术后13例行辅助性化疗。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3(3~31)个月,2例盆腔复发,1例腹膜后淋巴结远处转移,此3例予辅助性化疗及放疗。结论腹腔镜挽救性膀胱切除手术并发症少,复发转移率低,是PC术后膀胱癌复发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腹腔镜 挽救性膀胱切除 膀胱部分切除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腹腔镜切除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于2014.3月-2015.3月间收治的74例浸润性膀胱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划分为普通组,为患者提供一般手术期间护理服务,于2015.4月-2016.5月间收治的74例膀胱癌患者,作为干预组,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满意度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普通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干预组为5.41%,干预组发生率较低,P<0.05。普通组患者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4.32%,干预组满意度为95.95%。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临床收治的膀胱癌患者提供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手术治疗方式,同时加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后,大部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且对于护理流程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膀胱肿瘤患者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UBt)基础上运用膀胱灌注的疗效做评价。方法:本研究选择的104例膀胱肿瘤患者入组时间为2017/8/1-2019/8/3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2例/组),对照组使用TRUBt,调研组在TRUBt基础上加用膀胱灌注疗法,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一年与两年复发率做评价。结果: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CRP)无差异(P>0.05),术后发现加用膀胱灌注的调研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调研组1年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患者采取TRUBt方案基础上运用膀胱灌注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患者两年复发率更低。

  • 标签: 1. 孝感市中医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 2.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合并糖尿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膀胱癌合并糖尿病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

  • 标签: 膀胱癌 糖尿病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产后阴道松弛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行体型缝合法阴道紧缩治疗,观察组行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会阴体高度与阴道周径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会阴体高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少数患者发生出血、血肿、感染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2.50%,与对照组患者的15.00%对比较低(P<0.05)。经术后随访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80.00%对比较高(P<0.05)。结论 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治疗效果显著,阴道收紧效果理想,且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更容易获取患者认可。

  • 标签: [] 复合式阴道紧缩术 生物束带收紧 会阴体成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部分切除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对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率。方法择取本院10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MIBC),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检查诊断,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是35例,女性患者是2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0.1±1.5)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1.0±2.4公斤;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是30例,女性患者是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8±2.8)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0.4±1.6公斤。给予研究组患者先行膀胱部分的切除手术,手术后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进行全身化疗以及药物羟基喜树碱的膀胱灌注疗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的全膀胱的切除手术和盆腔淋巴结的清扫疗法。观察2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其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分别是64%和60%,而对照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及5年的癌特异性的生存率分别是62%和58%,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χ2=0.9824,差异不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PC手术与辅助化疗的联合应用对于局限性MIBC的治疗效果和RC手术的治疗效果相当,具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且能保留部分膀胱,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 标签: 膀胱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局限性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复发率
  • 作者: 李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0
  • 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  547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E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NMIBC患者8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BT组(45例)和TURBT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无膀胱穿孔、中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ERBT组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ERBT治疗NMIBC安全有效,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膀胱肿瘤腔内治疗的良好式。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