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情绪的产生通常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变化。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反应。该文综述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大脑中的反应差异,归纳了相关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争论,并指出寻找敏感情绪指标、脑功能定位、情绪调节等三个方向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显著的推动情绪研究的进步。

  • 标签: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大脑反应 差异
  • 简介:摘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情绪调节的发展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幼儿出现不良情绪时,父母和老师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去处理。由于幼儿语言表达不够精准,因此在与同伴交往时,他们常常会遭遇冲突,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成为了当前幼儿园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下,如果幼儿一旦出现了消极情绪,则需要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及性格特征去进行自我情绪的管理和调节,但是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都尚不完全,因此他们在情绪管理和控制方面也相对较弱。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孩子学会有效地管理好自身的情绪呢?教师有责任向幼儿传授各种情绪管理技巧,并且引导幼儿进行情绪的管理,以此帮助幼儿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这一基础上,探索运用情感主题绘本,以促进幼儿情感管理能力的发展。

  • 标签: 情绪管理 幼儿 绘本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并探究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名规范化培训期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及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52.27 ± 10.18)分,条目总均分为(3.73 ± 0.73)分。3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为深层扮演(4.62 ± 0.86)分,其次为情绪表达要求(3.62 ± 0.99)分,最低为表层扮演(3.42 ± 0.95)分。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情绪劳动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他人情绪评估(β值为-0.189,P<0.05)、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255,P<0.01)对表层扮演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97,P<0.01)、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177,P<0.05)对深层扮演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69,P<0.01)对情绪表达要求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规范化培训期护士存在中等水平情绪劳动,深层扮演程度最高。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表现有预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加强对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来促进其在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情绪劳动策略。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护士 情绪劳动 情绪智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并探究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名规范化培训期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及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52.27 ± 10.18)分,条目总均分为(3.73 ± 0.73)分。3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为深层扮演(4.62 ± 0.86)分,其次为情绪表达要求(3.62 ± 0.99)分,最低为表层扮演(3.42 ± 0.95)分。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情绪劳动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他人情绪评估(β值为-0.189,P<0.05)、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255,P<0.01)对表层扮演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97,P<0.01)、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177,P<0.05)对深层扮演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69,P<0.01)对情绪表达要求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规范化培训期护士存在中等水平情绪劳动,深层扮演程度最高。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表现有预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加强对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来促进其在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情绪劳动策略。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护士 情绪劳动 情绪智力
  • 简介: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河南省信阳市四所普通幼儿园学前班和三所普通小学二年级选取部分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被试,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考察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 标签: 元情绪理念 情绪调节 教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D量表中焦虑总评分、抑郁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在面对幼儿这一群体时,有效地加强对幼儿情绪调控调节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其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产生良好的铺垫作用,对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产生较大的助力。所以,在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也应该对情绪绘本的作用积极的进行发挥,以此作为载体,让幼儿掌握更多有关于情绪调节的技巧和方法。

  • 标签: 情绪能力 幼儿 情绪绘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绪障碍患儿采用心理护理服务方案对情绪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情绪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开心程度、合作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心程度与合作程度均高于常规组患儿,P

  • 标签: 心理护理 服务方案 情绪障碍 情绪评分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情绪管理能力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能力,它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识别并命名情绪,认出他人的情绪以及理解自己的情绪等都至关重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愈发强劲,每个人在奋斗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缓解压力。儿童年龄较小,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在情绪管理方面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学习。本文主要探讨了成人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

  • 标签: 成人 幼儿 情绪管理 能力发展
  • 简介:摘要:在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绘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书籍形式。具备着图文并茂的特点,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所以,在现阶段,在对情绪调控教育进行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对绘本的优势和价值不断的进行挖掘。让幼儿可以在情绪绘本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调控方法,让幼儿获取到更好的成长与进步。

  • 标签: 情绪调控 幼儿园 情绪绘本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情绪管理应用于脑梗死临床护理中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48例脑梗死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比两组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及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情绪管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可以使得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增强其疾病康复信心,对于改善患者睡眠障碍也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情绪管理 脑梗死 负面情绪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幼儿情绪管理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策略。通过各种情感管理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本文介绍了幼儿情绪管理教育中的游戏策略。同时,本文还探讨了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的方法,如情感分享游戏、情感瓶游戏等。教育者应该注重引导和支持幼儿自主探索和发展,在游戏中学会自我认知、情感理解、沟通表达和合作交流等重要技能,从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

  • 标签: 幼儿情绪管理 幼儿情绪表达 情绪教育游戏
  • 简介:摘要:焦虑情绪是幼儿期间常见的情绪问题,是幼儿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案主焦虑情绪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以理性情绪疗法为指导,开展个案介入工作,缓解了案主的焦虑情绪,帮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 标签: 理性情绪疗法  大班幼儿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7月共收治80例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9.55±1.46,总满意度为97.72±2.20,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7.23±1.44,总满意度为86.07±3.84,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梅毒合并HIV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里健康。”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小怪兽”,它的名字叫做“情绪”,情绪是什么呢?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是大脑神经元素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身心激动状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幼儿交际能力、发展语言思维,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喜、怒、哀、乐、惊、恐、爱、嫉妒、惭愧、自豪、内疚......如果全部情绪都混乱了,那我们整个人就会表现的很糟糕,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 标签: 幼儿不良情绪 情绪管理 方法和策略
  • 简介:情绪表露是由Pennebaker和Beall(1986)发现的一种改善被试身心健康的干预方法。国外对于情绪表露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关于情绪表露的理论机制,主要有压抑释放理论、认知加工理论、自我调节理论、社会整合理论和暴露理论;关于情绪表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被试特征因素、方法学因素和操作因素。在未来的研究中,情绪表露的效果、范式的边界条件变量、理论机制等方面还需加强研究和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 标签: 情绪表露 影响因素 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科学研究发现,快乐、喜悦、满足等积极情绪,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激发人的活力,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愤怒、悲伤、绝望等消极情绪,则往往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多种疾病。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发展时期,

  • 标签: 消极情绪 主人 积极情绪 科学研究 人际关系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公认高血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长期以来,高血压的治疗走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代谢综合征,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等各种手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长期不良的心境如悲伤、自责和沮丧、愤怒、高度紧张、急躁好胜、激动等,都是引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血压升高是焦虑抑郁情绪的躯体化表现。不良情绪是导致高血压病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情绪管理 焦虑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