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咪哒普利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功能.方法应用M型超声和心内膜自动边缘检测技术(ABD)与用药前后检测最大内径、面积及容量曲线.结果应用咪哒普利1个月后最大内径(LAdiam)、最小面积(LAAmin)、最大面积(LAAmax)、最小容量(LAVmin)、最大容量(LAVmax)显著减小(P<0.05,P<0.01,P<0.05,P<0.01,P<0.05);面积变化率(FAC)及射血分数(LAEF)显著升高(P<0.01,P<0.01).结论咪哒普利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功能.

  • 标签: 咪哒普利 左房功能 冠心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肥厚(LVH)与性心律失常(AA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38例分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125例)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113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普通12导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LVH患者房性早搏、性心动过速以及房扑房颤,P波电交替等几种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LVH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机体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而合并有左心室肥厚者可加重性心率失常发生几率。

  • 标签: 血压 房性心率失常 肥大左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经导管心耳封堵中,分别使用新型"钢珠法"和传统"鞘管法"测量心耳尺寸,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成功完成经导管心耳封堵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74例。其中,男50例、女24例,中位年龄70(47~87)岁。传统"鞘管法"分别使用12 F输送鞘和5 F猪尾导管作为参考标尺,而新型"钢珠法"使用直径10 mm钢珠(固定于患者体表胸骨缘第3肋间)作为参考标尺,统一在右前斜位(RAO)30°+足位(CAU)20°X线投射体位下推注造影剂进行造影显像,并分别测量心耳开口宽度、心耳深度及封堵器的标记环长度。结果共74例入组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57例,CHA2DS2-VASc评分为(4.65±1.54)分、HAS-BLED评分为(3.35±1.08)分。钢珠组测量的心耳平均开口宽度(24.78±3.26) mm,显著高于输送鞘组(19.88±3.25) mm和猪尾导管组(22.36±3.81) mm(P<0.001);钢珠组测量的标记环长度(20.75±0.60)mm,其与真实标记环长度21 mm差值[(0.25±0.60)mm]显著小于输送鞘组[(4.34±1.74)mm]和猪尾导管组[(2.29±1.83)mm,P<0.001]。最终以钢珠法测量值为标准来选择封堵器大小,植入成功率98.7%(74/75,1例因心耳开口太大放弃封堵)。所有患者术后45 d随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未发现封堵器相关血栓形成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经导管心耳封堵中,使用新型"钢珠法"进行心耳大小测量是准确且安全有效的。若以传统"鞘管法"测量结果来选择封堵器大小,很有可能导致选择的封堵器尺寸偏小而影响手术结果。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钢珠 鞘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中,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分析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短/低(P<0.05);术后两组血清水平相比,观察组白蛋白水平上升,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下降(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总发生率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左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 肝左外叶切除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围期护理干预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心耳封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应用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本次研究,数字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34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予以围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较对照组76.47%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耳封堵的围期护理效果。 方法 对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参与心耳封堵的20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根据术前、中、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护理结果,探究患者的围期护理效果。 结果 这20例患者的手术非常成功,在中、术后均无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反应。  结论  对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心耳封堵的围期护理形式,能够使患者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和治疗过程,且不会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反应,可以推动手术的顺利进行,建议临床上广泛采用心耳封堵的围期护理形式,帮助患者完成手术期护理过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 围术期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患者因77岁高龄患肺癌行肺切除,根据患者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高龄肺癌 左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心耳封堵是一种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新技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目前心耳封堵中最重要的影像学技术,但TEE指导手术时需全身麻醉,患者误吸与食管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无法用于具有TEE禁忌证的患者。近年来,心腔内超声(ICE)作为TEE的替代成像工具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左心耳封堵中,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与TEE相比,ICE导管可直接经血管穿刺植入心腔,毋需全身麻醉,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文旨在总结目前ICE应用于左心耳封堵的经验,为临床工作者的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心腔内超声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心耳封堵预防房颤相关脑卒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导管室行经皮心耳封堵(leftatrialappendageclosure,LAAC)治疗的房颤卒中高危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配合要点。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在食道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其中38例患者使用Lacbes心耳封堵器,1例患者使用ACP心耳封堵器。中1例患者发现心包填塞行急诊心脏修补及封堵器取出,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导管室护士正确掌握经皮心耳封堵的手术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掌握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各项术前准备,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对于患者手术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冠脉)搭桥(MIDCAB)主要是指经胸小切口、右胸小切口或胸骨旁小切口行右乳内动脉(IMA)到右冠状动脉主干或乳内动脉到左前降支(LAD)的不停跳冠脉搭桥。最经典的式是从胸小切口游离乳内动脉,然后吻合到左前降支。它是由Benetti于1995年首次成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微创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分级心理护理联合术后运动康复训练对OSAHS软腭折叠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软腭折叠治疗,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分级心理护理联合术后运动康复训练。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护理满意度问卷、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Calgary 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survey scale,SAQLI)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PSQI评分为(8.01±1.14)分,低于对照组的(14.37±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AQLI为(4.87±0.34)分,高于对照组的(4.23±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分级心理护理联合术后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OSAHS软腭折叠患者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术前分级心理护理 术后运动康复训练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眼睑松弛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提上睑肌折叠固定于睑板上缘,联合上眼睑松弛的皮肤、眼轮匝肌及眶脂肪部分切除以矫治老年性眼睑松弛症状。结果:对34例(68眼)患者施本手术治疗后,上眼睑皮肤松弛症状改善明显,眼睑闭合良好,重睑线弧度流畅。结论:提上睑肌折叠联合重睑成形治疗老年性眼睑松弛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提上睑肌折叠术 老年性眼睑松弛 重睑成形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9月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根据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GERD组,B组为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GER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LF)治疗,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症状缓解以及B组患者精神心理改善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一患者术前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正态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6个月,A组和B组GERD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下降了(89.6±19.7)%和(68.3±27.8)%(ta=9.97,Pa<0.001;tb=5.47,Pb<0.001),A组症状缓解率更显著(P=0.019)。B组SAS评分由(52.78±4.83)显著降至(40.59±9.69)(t=7.12,P<0.001);SDS评分由(57.70±6.29)显著降至(39.57±5.62)(t=8.74,P<0.001)。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合并或不合并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的反流症状均有效,同时还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以负面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腹腔镜检查 胃底折叠术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 48例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 24例,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联合组行超声乳化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 95.83%( 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83%( 17/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8.33%( 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7.50%( 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时,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超声乳化 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瞳孔白内障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西藏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林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41例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8.0±33.3)min,平均出血量为(22.7±18.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2.1)d。平均随访1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在西藏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安全有效,适宜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 胃底折叠术
  • 简介:木最近非常不高兴,有时放学还没走进家门就哭起来。'妈妈,我再也不和右右木挤在一起了.''好孩子,说傻话了。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啊,没有右右木,单棵的小树就不能成‘林’。''妈——'木擦擦眼泪,拉着妈妈的衣服说,'可是,和他在一起挺难受的,看我的左腿,那样挤着真不舒服啊.''孩子,不能任性啊。'妈妈又开导说,'你一个人在家想怎样就怎样,当

  • 标签: 开导说 小伙伴 做早操 木一 团结友爱 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