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61~2001年的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98年推荐使用的Penman-monteith模型,并以GIS技术为手段进行黄河流气候水分盈亏的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干旱缺水是一种普遍现象,气候水分盈亏量在空间上总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气候水分亏缺量呈逐渐增大趋势,大部分地区全年气候水分亏缺量介于200600mm之间;就季节分布而言,水分亏缺的主要时期在春季和初夏,亏缺量一般在180~300mm之间;就典型站点气候水分盈亏量逐月变化而言,存在着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区域充分发挥水分利用效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气候水分盈亏 时空格局 黄河流域
  • 简介:为了更加高效地改善克孜勒苏河流生态安全环境,基于AHP技术的支持,选取研究区域经济生态安全系统、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社会生态安全系统中的15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克孜勒苏河流2008-2020年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该流域生态安全处于上升状态,增长情况并不明显。预测至2020年克孜勒苏河流生态安全将持续处于较安全状态,但是并未达到安全状态。从戈壁产业和天然草场保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生态安全评价 克孜勒苏河流域 层次分析法
  • 简介:【摘要】永定河引黄入京生态补水,是将永定河恢复成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重要措施,也是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必要基础。文章简要阐述了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的实施背景,论述了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的实施情况,总结了永定河北京段生态补水的取得成效,提出了永定河生态补水的几点建议: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的理念;开拓“以水开路,用水引路”的新思路;创新生态补偿办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流域防洪安全,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 标签: 永定河流域 生态补水 思考建议
  • 简介:摘要:围绕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行业视角深入开展交流,为黄河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和流域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积极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智力、科技和决策支撑。本文基于黄河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展开论述。

  • 标签: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河流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靠云中山、大岳山,北倚蒙古高原,包括滦河水系、蓟运河水系、海河水系以及鲁北平原的徒骇河、马颊河,它们分别从流域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向渤海湾汇集,其中海河水系是海河流最大的水系系统,目前海河水系包括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水系。

  • 标签: 海河流域 海河水系 水灾 蒙古高原 鲁北平原 渤海湾
  • 简介:根据野外7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2×2列联表的X^2检验方法、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了山西壶流河流湿地植被33种优势种,共528个种对的种间关联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X^2检验有209个种对呈正相关,其中极显著正相关种对16个(n=70,P〈0.01),显著正相关种对21个(n=70,P〈0.05),共占总对数的7.01%;317个种对呈负相关,其中显著负相关种对3个(n=70,P〈0.05),占总对数的0.57%;2个种对不相关,正负相关比为0.6593,显著种对共占总对数的4.54%;Pearson相关分析中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有20个(n=70,P〈0.01),显著相关的种对有11个(n=70,P〈0.05),全部为正相关,共占总对数的5.87%;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207个种对呈正相关,其中极显著的种对有34个(n=70,P〈0.01),正相关显著的种对有22个(n=70,P〈0.05),共占总对数的10.61%,321个种对呈负相关,负相关显著的种对16个(n=70,P〈0.05),占总对数的3.03%,正负相关比为0.6448,显著种对占总对数的7.20%,群落优势种种间多呈不显著关联。按照33个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它们被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水烛生态种组(Typhagroup)、鹅绒委陵菜生态种组(Potentillagroup)和赖草生态种组(Leymusgroup)。

  • 标签: 壶流河湿地 种间关系 X^2检验方法 Pearson相关系数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 简介:石羊河流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基于可持续发展思路,提出以经济、社会与环境为目标的水资源配置模型,运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中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出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对优化配置方案缺水量和协调性进行分析,说明优化配置结果是合理的,为石羊河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与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优化配置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石羊河流域
  • 简介:选取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作为塔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表征,分析不同干旱年份,塔河干流来水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响应,并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河岸生态系统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流干旱程度直接影响其地表生态特征,干旱程度的加剧,导致径流量的减少,从而引发河岸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进而引起流域植被生态特征的变化。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均出现水分胁迫的状况,地下水埋深3.5m为草甸植被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埋深5m为柽柳生长的胁迫深度,地下水位埋深4.5m为胡杨生长的胁迫深度。通过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生态情景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分别为75%,90%和95%的干旱年,距离河道100m处,地下水埋深在4~4.28m范围内,盐化草甸植被开始受影响,柽柳和胡杨长势良好,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28m,草甸植被受影响较大;距离河道300~1000m的距离,地下水位埋深在4.19~5.71m的范围内,草甸植被消失,柽柳、胡杨生长开始受到影响;距离河道1500m处,地下水埋深在5.71~5.98m的范围内,柽柳、胡杨生长停滞,濒临死亡,当地下水埋深达到6.06m,柽柳和胡杨出现枯死的现象。

  • 标签: 干旱 地下水 径流 生态响应
  • 简介:  辽河--是华夏子孙繁衍生息最古老的三大水系之一(南有长江,中有黄河,北有辽水).就其历史形成而言,远比长江、黄河要早得多.辽河流(距今有八千年历史)的"查海遗址"便是大禹的祖辈们原居住之地.不过随着大自然的气候变化,由温暖型气候变冷之故,他的祖辈们便向南迁移,迁移至今河南的郑新.三皇五帝的"顼颛"大帝便是在"古查海遗址"出生的,成年后南迁到河南郑新的.……

  • 标签: 举世无双宏伟 宏伟建筑 建筑古长城
  • 简介:石羊河流地处内陆干旱区,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权制度建设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基础工作,将区域水权分配与行业取水许可管理有机结合,对高效配置水资源,建立和完善流域水市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石羊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依据,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提出流域的水权内涵、界定原则和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并对开展流域水权交易和水权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石羊河流水资源合理配置,确定水权分配方案,开展水权交易,建设水权管理制度等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石羊河流域 水权制度 初始水权 水权交易
  • 简介:洪水和干旱是困扰新疆经济发展的两大障碍。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达到兴利除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在新疆众多干旱内陆河流中具有典型性的玛纳斯河流为例,选择兵团垦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该区域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旨在为同类地区其他河流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玛纳斯河流域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对策
  • 简介:摘要:新时期社会发展下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黄河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在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上还面临很多问题。下面文章就结合黄河流情况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 简介:为保电站水库的防洪安全而建立的猫跳河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由1个中心站、5个中继站、29个水位雨量站、11个显示分中心组成,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该系统作为一项非工程防洪措施,在梯级水库防洪及兴利调度中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描跳河“96.7”特大洪水调度中起到了很好的防洪预报作用。

  • 标签: 猫跳河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喀什河流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流域内的经济带来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引发危机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就水利基础产业的发展,以及水利资源的健康循环利用展开探讨。

  • 标签: 喀什河流域 水利 基础产业 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WQI水质类别评价法对流溪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流溪河流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定性识别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流溪河流水质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水质状况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污染逐渐加重,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能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污染。

  • 标签: 水质评价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流溪河流域
  • 简介:1992年7月23日宣惠河流降特大暴雨。河口新立庄挡潮闸以上流域平均日降水量221.3mm,暴雨中心的东光县灯明寺乡曲庄村日降水量422.2mm,相应重现期为200年一遇。流域内产地表径流1.65亿m~3,经综合治理工程的调控,外排入海径流量0.16亿m~3,占总量9.8%。

  • 标签: 宣惠河流域 特大暴雨 地表径流构成 综合治理工程
  • 简介:本文基于生态水文学原理,结合流域三生用水格局以及污染源分布格局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格局,以流域内水生态系统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对太子河干流水体及其周围陆地所在的空间单元进行分类与整合,生成了11个太子河流生态需水估算分区,分区内具有相对一致的生态需水特性;在分区的基础上,结195合6—太2子00河8干年流以水及生19态56特—征19,73通年过两水个文实系测列流分量析系,列选,择采小用市水、文本学溪法、对葠观窝音、阁辽水阳库、以小下林的子7个和分唐区马进寨行6个了水逐文月河站道内生态需水估算,估算结果显示了近天然水文情势的生态水量过程变化,有助于太子河干流水环境改善以及水生态恢复;估算的各站年生态需水量占年径流量的30%左右,能够在不影响现有水资源利用格局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态需水要求。

  • 标签: 生态水文 生态需水估算 太子河流域
  • 简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5年1—3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四渡赤水河。赤水河因流经著名的丹霞地貌区水赤红而得名,水体色彩季节变化大,河水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020.6mm,年内分配不均,6—9月占65.9%。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是闻名世界的茅台酒产地。流域上游无工业废水排放,自然植被覆盖率很高,生态环境优越,拥有赤水丹霞保护区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

  • 标签: 域开发 开发可持续发展 河流域
  • 简介:2012年9月对太子河流39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并运用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鱼类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共采集到7目35种鱼类,鲤形目为优势种类,各采样点鱼类个体数量平均值为164.97尾,香农维纳指数平均值为2.56,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82,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38。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氮、河宽和溶解氧,太子河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 标签: 太子河流域 鱼类 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