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松材线虫的成虫虫体约长 1厘米左右,雌性虫体尾部,呈现圆锥形,末端呈现出圆形,雄虫的尾部如同鸟爪一般,并且向腹面弯曲。松树线虫病也被人们称作松枯萎病,具有较强的毁灭性,直接影响着松树的正常生长。松树线虫病主要是通过天牛松墨等媒介,而传播到松树体内中,进而引发严重的松树病害。为了避免线虫病对松树造成更大的伤害,有关工作人员应当了解松树线虫病发病症状,积极探索松树线虫病的防治要点,进而让松树健康的生长。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松树线虫病发病症状,探讨松树线虫病的防治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带来参考。

  • 标签: 松树 线虫病 发病症状 防治要点
  • 简介:摘要: 本文研究并概括了精神分类症( Schizophrenia , SCH )的发病机制与治疗靶点,包括神经递质异常假说、免疫异常假说、基因位点和表现异常假说、神经发育异常假说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发病机制 治疗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颅内动脉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环状RNA是目前非编码RNA中的研究热点,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广泛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基因表达调控。文章聚焦于颅内动脉瘤与环状RNA的关系,探讨环状RNA对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潜在作用。

  • 标签: RNA,环状 颅内动脉瘤 微RNAs 信号转导 炎症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尿毒症最常见病因。IgAN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为病理特征,研究表明低糖基化的多聚IgA1(Gd-IgA1)被称为"致肾病IgA",是IgAN的关键致病因子,但迄今为止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IgA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肠道菌群 低糖基化
  • 简介:摘要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危重患者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全世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约10%会发生ARDS。尽管目前有所改善,但仍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死亡率依然高达30%~40%。ALI/ARDS是由炎症细胞浸润导致严重的肺泡上皮和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间质/肺泡水肿的急性炎症性过程。ARDS的病理生理学涉及多种机制,包括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破坏/通透性改变、细胞凋亡和组织纤维化,涉及到MAPK、NF-κB、AMPK/SIRT1、PI3K/Akt、Nrf2/HO-1、Fas/FasL、Wnt/β-catenin、Notch等多种分子信号通路的激活。本文将对ALI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8年全国法定报告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确诊发病和死亡病例的特征,为流感监测和病例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信息系统报告的发病日期在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流感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14—2018年,全国共报告流感病例数1 939 842例,包括631 434例确诊病例和1 299 798例临床诊断病例,其中死亡病例为301例(确诊病例253例,临床诊断病例48例)。确诊病例中0~4岁儿童报告发病数最多,为225 184例(35.66%),≥65岁组报告发病数最少,为34 071例(5.40%);确诊死亡病例集中在18~49岁和≥65岁组,分别为90例(35.02%)与72例(28.02%),最低为5~17岁组,报告19例(7.39%)。确诊死亡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3,10)d,长于确诊存活病例的3(1,7)d。西部地区确诊存活病例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2,11)d,长于东部的2(1,6)d和中部的3(1,7)d;2014—2018年间隔中位数从4(1,8)d缩短至2(1,5)d。确诊病例中流感病毒感染集中在≤17岁儿童,其中乙型流感构成比高;确诊死亡病例中甲型H1N1感染占79.20%(103/130)。结论以中国人口和WHO发布的流感罹患及死亡数据进行推算,我国每年法定报告的流感发病和死亡病例数远低于公认的流感发病和死亡水平。流感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尽早开展实验室检测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以降低出现严重结局的风险。

  • 标签: 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法定报告
  • 简介:摘要:传染病发病率与气候、饮水、空气质量、卫生条件等众多因素相关,各因素之间关系复杂,难以预测,基于数据驱动的传染病发病率预测假定各种影响因素均在发病率中有所体现,即前期的发病率涵盖了主要因素的影响,所以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参数较少,适用范围广。本文对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意义、评价方法及典型基于数据驱动的传染病发病率预测方法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症状及整体护理细则。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遵照具体的护理细则实施相应护理。结果:根据制定的护理细则进行护理实施,使患者 体温、脉搏、呼吸 、 血压 、 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 得以好转 。 结论: 为了更好的指导病人归因治疗,正确引导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尽快的康复,对于肺结核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儿童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中较多见的一种,也是儿童慢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医疗保健系统造成重大负担。目前IB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大多数关于IBS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均基于成人,这对有效地管理儿童IBS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该文对近几年儿童IB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S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策略。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发病机制 儿童
  • 简介:摘要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等多种缺血性视网膜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关于RIRI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有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坏死性凋亡、血管损伤、炎症反应等几种学说。针对上述RIRI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研究提出很多治疗RIRI的方法,包括抗自由基损伤、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抗凋亡、抗坏死性凋亡、保护紧密连接、保护内皮细胞、抗炎症反应等。尽管目前有很多针对RIRI的药物研究,但对于RIRI的药物干预时机尚不明确,确定最为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对眼科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病因学 再灌注损伤/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是一种以肾脏排磷增多引起低磷血症为特征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畸形、身材矮小、骨骼疼痛及牙周脓肿等,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本综述总结了PHEX、FGF23等相关基因突变互相作用机制,这些突变如何对生化因子产生影响以及磷在人体代谢中的相关机制。

  • 标签: 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 PHEX FGF23
  • 简介:摘要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产生使前列腺癌传统的内分泌疗法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转向从分子水平寻找合适的靶点来抑制癌症的进展。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是一种重要的去泛素化酶,以翻译后修饰的方式调控关键蛋白的半衰期或亚细胞定位。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USP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显示出明显的促癌效应,但机制复杂,本文对USP7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去势抵抗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 雄激素受体
  • 简介:摘要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常见病,常引起儿童听力下降及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是言语发育异常。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不清,现在普遍认为免疫学方面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就变态反应相关的分泌性中耳炎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中耳炎,伴渗出液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外泌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外泌体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其在哮喘的气道炎症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从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切入点,对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性牙龈增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由某些药物引起的牙龈增生和体积增大,牙龈边缘和牙龈乳头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仅对患者的发音功能、咀嚼功能以及吞咽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给患者的生活也带来极大的痛苦,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目前对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该文就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衡机制、炎症机制、上皮细胞的增值和凋亡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牙龈增生 化学,药物 抗惊厥药 免疫抑制剂 钙通道阻滞药 生物合成途径 炎症 上皮细胞 综述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自噬是内质网膜包裹并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的细胞途径,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参与能量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细胞过程。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清除损伤线粒体的自噬过程,是维持线粒体功能和数量正常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在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本文将线粒体自噬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炎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自噬增强剂 线粒体自噬抑制剂
  • 简介:摘要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外科手术后出现的以注意力下降和认知功能紊乱为特点的急性神经精神综合征,以老年患者多见。已知衰老、手术麻醉、睡眠障碍等因素与POD的发生有关,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损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文章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BBB损害在PO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与POD相关BBB损害标志物的检测,以期为POD的临床诊断、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术后谵妄 血脑屏障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内源性糖蛋白,属于非抑制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它具有神经营养、抗新生血管、抗炎、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大量研究显示,PEDF通过促进角膜神经的再生,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在多种眼表疾病(如角膜炎、角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干眼等)的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47-51)

  • 标签: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眼表 神经营养因子
  • 作者: 陈玉娟 李莉 周香凝 朱晗瑀 冯福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内科,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199,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54000,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54000,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打鼾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的联系强弱。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立以来至2019年6月10日所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取数据并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最后整合数据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145 267例符合纳入标准。打鼾与心脑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及95%CI分别是1.10(1.03~1.17)和1.26(1.11~1.43),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打鼾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脑卒中的联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打鼾 脑卒中 Meta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