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儿童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时病人家长的心理状态,以便作出针对性的护理,让病人家长保持良好心态,使患儿接受继续治疗,以利疾病恢复。方法对2009年我科56例儿童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患儿家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发现56例病人家长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本组56例病人家长全部配合医务人员,使患儿继续接受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儿童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时家长的心理状态,作出针对性的护理,让病人家长保持良好心态,使患儿接受继续治疗,以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门诊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病人家长 心理状态
  • 简介:胺碘酮(可达龙,Amiodarone)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兼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疗效确切,临床安全性较高,广泛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我科在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曾发生3例该药引起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经及时的临床观察,对症处理后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胺碘酮 心房颤动 护理
  • 简介:1,6-二磷酸果糖(FDP)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代谢中间产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保护与改善重要脏器和器官的功能.随着应用的扩大,一些不良反应也应引起临床重视并注意防治.

  • 标签: 静脉滴注 FDP注射液 不良反应 预防 治疗 1 6-二磷酸果糖
  • 简介: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而我国至今对其尚未制定统一的治疗指南,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今将近2年来我院有关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简介如下: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药物种类 联合用药
  • 简介:目的通过总结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9~2006年6月国内外报道的71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能导致多系统一器官损害。结论重视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

  • 标签: 加替沙星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自发呈报的484例药物不良发应(ADR)报告及用药趋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ADR报告进行分类。结果: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ADR中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33.45%;ADR中60岁以上老人最多,为40.70%。结论:应加强ADR知识的宣传,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放在与治疗作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对近年来发生不良反应较高的药品予以重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达到用药有效安全的目的。

  • 标签: 医院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类型 给药途径 用药趋势
  • 简介:抗生素是老年人防治感染的常用药物。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易出现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又由于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用药复杂,发生不良反应易与其它病症发生混淆,导致误诊。因此,老年人应用抗生素时,护士必须掌握各种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严密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加强护理,确保病人的安全。本文总结20例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我科行PTCA+STENT术患者45例,共植入支架63枚。其中择期手术的为39例,急诊手术的为6例,二次手术的为8例.对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护理体会。结果本组45例手术顺利,平均时间1.6h,术后恶心呕吐6例,腹胀3例,尿潴留2例,穿刺点渗血、血肿12例,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为一种创伤小、安全性强的介入手术。本文总结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45例,通过在临床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培训,提高责任意识,注重术后常规监护,密切观察伤口变化,严格术后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抗凝治疗,严格支架内血栓的预防和监护,严格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包扎制动,注重术后出血的护理,低血压的防治,减少拔除动脉鞘管可能发生的血肿、心律失常、低血压或休克及冠脉痉挛等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冠脉支架 冠脉支架术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应用α-干扰素的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α-干扰素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半年,观察α-干扰素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出现流感样症状82.5%,外周血白细胞减少27,8%,精神异常11.9%,消化道症状3.9%,皮肤反应3.2%,肾损害0.8%。结论α-干扰素在临床应用中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 标签: 乙型肝炎 Α-干扰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托吡酯(Topiramate)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具有多重抗癫痫作用。其优点是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然而,随着该药的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渐为广大医师所认识。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我们应用托吡酯对51例门诊癫痫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就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不良反应监测 托吡酯治疗 癫痫患者 临床安全用药 新型抗癫痫药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环类以及碳青霉烯类等药物。均为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据报道,近10年来,在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数量方面,此类药物占各类药物之首。为了减少和避免其ADR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从而提高医疗水平。特此将我院所收集β-内酰胺类引起的ADR26例.浅析于后。

  • 标签: 临床使用 不良反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药物 浅析 ADR
  • 简介:中药制剂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茵栀黄注射液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为清热利湿、消炎利胆、利尿退黄和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等.

  • 标签: 茵栀黄注射液 不良反应 观察 护理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了抗感染药物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所致的不良反应,并就其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临床重视给药速度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静滴速度 不良反应 速度过快 药物静滴 防治
  • 简介:吲哚帕胺是一种具有扩血管作用的利尿剂,我们观察≥60岁及<60岁两个年龄组的病人共133例,旨在了解该药的不良反应、对代谢的影响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 标签: 吲哚帕胺 治疗 高血压 不良反应 观察
  • 简介:本文介绍了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三类药物,包括β干扰素系列、醋酸格拉默(glatirameracetate)和米托蒽醌(mitoxantrone),阐述了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损害、造血系统影响、心肌毒性、注射部位反应和注射后流感样症状、抑郁症,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及预防措施。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药物疗法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预防
  • 简介:目的减少并控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对917例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病人进行观察,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及其症状体征,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917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共33例(3.59%),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临床不良反应较少,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需加强药物护理,严格药物管理,定期组织学习,以保证用药安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观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