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治疗妊娠合并心脏的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的孕妇42例,利用回顾性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心律失常是导致妊娠合并心脏的主要病症,其次是风湿性心脏先天心脏。32例患者妊娠合并心脏在妊娠早中期经内科治疗,心功能大多控制在I~Ⅱ级;10例患者在妊娠晚期开始内科治疗,心功能大多控制在Ⅲ~Ⅳ级。结论妊娠合并心脏造成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在妊娠早期对其进行内科干预,能够大幅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心功能 内科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上对老年肺心病失代偿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是一种经济、安全、效果好的方法。血塞通是从三七叶中分离提取三七总甙制剂的注射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含量,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而硫酸镁中的镁离子通过与钙拮抗、减少乙酰胆碱释放、β2受体激动效应、舒张因缺氧而痉挛的肺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及镇静作用,使肺循环得到改善。

  • 标签: 老年人肺心病 肺源性 硫酸镁联合血塞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慢性肺源性心脏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展开药物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痰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出院辅导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体会
  • 简介:2016年美国心脏学会科学年会(ACC)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2-4日在芝加哥举办。会议共收到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篇投稿,经专家审核入选2400多篇。今年ACC会议的主题是人类健康和生活方式。大会发布了从115个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20多个具有特色的最新临床试验。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年会 科学 生活方式 人类健康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诊断。方法对4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心电图诊断分析。结果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大40例,重度顺钟向转位30例,V1~V3导联呈Qs、Qr、qr19例,肺型P波36例,pftv1阳性30例,低电压3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32例,房性期前收缩20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4例,紊性房性心动过速5例,心房颤动6例,心房扑动3例,室性期前收缩9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室颤动伴心脏停博2例。结论右心室肥大表现QRS波额面平均电轴≥90°,极度顺时针转位(V5R/S≤1),V1R/S≥l,Rvl+Sv5>1.05mV,aVRR/S或R/Q≥1,V1~3呈Qs、Qr或qr。肺性P波。可有低电压和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电图诊断
  • 简介: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耶鲁首次发现的renalase蛋白,可以保护细胞免遭导致心脏和肾衰竭的严重损伤。一直以来,高血压、中风和糖尿呈高发趋势,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renalase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这些疾病相关联。

  • 标签: 心脏病 E蛋白 肾衰竭 PLOS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严重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心脏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对68例小儿高原性心脏诊断分析。结果68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经过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是主要措施,近年来小儿高原性心脏治愈率逐年增高。

  • 标签: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 右心衰 治疗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缺牙中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先天缺牙患者90例,在患者及家属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实验组给予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手术完成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口腔功能以及语言功能的恢复时间,并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中接受治疗的45例患者中41例恢复良好,总有效率高达91%,远高于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75%,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实验组中患者的口腔、语言功能恢复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患者(P<0.05)。结论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技术在治疗先天缺牙时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检查的结果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先天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对其进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使用胸部X线检查出“气胸样”改变28例(70.0%)、多囊状改变10例(25.0%)、肿块样改变2例(5.0%),对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病变位置分别在右肺上叶11例(27.5%)、右肺下叶8例(20.0%)、左肺上叶12例(30.0%)、左肺下叶9例(22.5%)。结论使用胸部X线来观察先天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患者,对于病情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要了解患者具体的病况,还需观察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 标签: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胸部X线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巨大先天黑素细胞痣(giantcongenitalmelanocyticnevus,GCMN)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肿瘤,一般出生即有,不遗传。有的先天巨痣可合并血管痣、脂肪瘤或神经纤维瘤。我科诊治一例向神经纤维瘤分化的先天巨痣,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黑色素痣 巨大 神经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0例高血压性心脏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比较。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心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心脏B超检查结果左室肥厚36例(60.00%)、左室扩大24例(40.00%)、左房增大20例(33.33%);心电图检查结果左室肥厚18例(30.00%)、左室扩大8例(13.33%)、左房增大6例(10.00%);心脏B超检查各项指标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心脏患者,使用心脏B超检查优于心电图检查,心脏B超检查能够对高血压心脏患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检查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B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患者9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心脏彩超组和心电图组,每组46例。心脏彩超组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心电图组患者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经比较,心脏彩超组患者的高血压性心脏检出率为93.48%,心电图组患者的高血压性心脏检出率为78.26%,心脏彩超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与心电图诊断相比,心脏彩超诊断对高血压性心脏的病变有着更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中可以将其与心电图检查结合使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高血压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脏彩超检查在高血压性心脏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性心脏患者的临床资料,112例患者均依次行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经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48.21%,经心脏彩超诊断阳性率为71.43%,心脏彩超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P<0.05)。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患者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扩大、主动脉扩张及其弹性减退的检查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结果(P<0.05)。结论相对于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的确诊率更高,在临床早期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彩超 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在临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偱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