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活化器技术治疗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通过活化器技术对C1、C3、C5、C7椎体活化调整方法进行治疗,隔天一次,六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4个疗程,平均2.4个疗程。结果52例患者,按视觉模拟评分法和颈痛残障程度评分进行评定,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8.20±1.55),(4.55±1.96)分,P<0.01。结论长期伏案工作或缺少运动导致的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是非特异性颈痛的主要原因,对颈椎椎体的活化调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活化器整脊技术 非特异性颈痛 视觉疼痛评分 颈痛残障程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推拿手法结合理疗技术治疗椎 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5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理疗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理疗基础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CASCS 、 患者 颈部功能不良指数 NDI 指数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CASCS 及 NDI 指数不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 CASCS 评分 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 NDI 指数 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0.05 )。 结论: 推拿手法结合理疗技术治疗椎 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推拿整脊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手法治疗)43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手法治疗)43例。观察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愈显率治疗组为74.42%,对照组为46.51%,两组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0%,对照组为81.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腹针结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针 整脊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 简介:颈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外伤、劳损等因素引发椎曲紊乱,导致椎管旁组织增生或突入椎管,使椎管管腔序列位移,空间变窄,最终导致颈髓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由于颈椎管狭窄症发病较早,病情较重,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经济负担重,恢复时间长,多数病人难以接受,我院另辟蹊径,应用调曲结合射频热凝靶点微创治疗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经临床治疗36例颈椎管狭窄症病人,有效率达100%,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颈椎管狭窄症 整脊调曲 射频热凝靶点微创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痛方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以腰痛方(由田七、土鳖虫、威灵仙、延胡索、丹参、半枫荷、川杜仲、续断等组成)加手法治疗;对照组69例,仅以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分别是93.0%、73.2%,对照组是84.1%、50.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疼痛麻木症状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痛方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较单纯手法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明显改善疼痛和麻木症状。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方 整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的6月~2017年的1月我科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松解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则选用推拿实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仅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简单、易行且能够起到满意的效果,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降低复发风险。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整脊疗法 疗效
  • 简介: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成立于2006年,学会是以韦以宗教授的《中国》为理论基础,去审视和探索脊柱生理病理的内在规律,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总结和发展祖国医学的学术组织。学会成立以来,以其以其独到的发展模式,对本学科影响深远。己成为医疗卫生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 标签: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整脊学 中医学术发展 医疗卫生界 生理病理 学术组织
  • 简介:目的报导采用以宗四维牵引仪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6例临床疗效并进行讨论。方法按理筋一调曲一练功治疗原则,首先用自制熏蒸床将患者脊柱行中药蒸气熏蒸,达到疏筋活络,增强局部微循环,肌肉放松,精神舒畅,然后应用以宗四维牵引仪调整脊柱病理力学改变,整复脊柱侧弯、椎体旋转移位、侧向移位、前后移位、小关节错位等,结合功能锻炼。结果26例疗效12例优,9例良,4例可,优良率80.7%,有效率达到92.3%。结论按理筋-调曲-练功治疗原则,采用以宗四维牵引仪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方法简单安全,疗程短,疗效理想。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中药熏蒸 以宗四维牵引整脊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寰枢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和分型以及疗法效果。方法根据215例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X线片颈椎曲度以及张口位寰椎侧块与齿状突间距的位置关系改变为依据,提出本病的诊断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运用寰枢端转复位法为主治疗。结果寰枢关节错位分为侧偏型、前倾型和混合型;并以寰齿关系、症状体征的恢复程度为疗效标准,用手法为主治疗,治愈和临床治愈率为88.4%。结论运用疗法,根据分型法辨证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诊断分型 整脊疗法 X线检查 颈椎曲度 中医治疗
  • 简介:旋扳手法是笔者在家传武林正骨经验的启迪下与内蒙古医学院翟佳滨副教授经10余年临床探索研究共同总结的独创手法,临床应用此手法治疗2000余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满意,现对其中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病历记载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总结,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多为久治不愈后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19例,经其它方法治疗后无效者,81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8.5岁。2.诊断方法:患者有明显的腰疼痛,及活动受限病史等,临床症状检查,

  • 标签: 正脊旋扳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针刀配合腰椎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针刀和腰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以及腰部无力,并在随访一年后计算频率。结果:观察组优良治疗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频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配合腰椎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的运动功能,减轻腰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  腰椎整脊  疼痛
  • 简介:[摘要]1.目的:探讨蒙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2.方法:纳入2023年04月至2023年07月期间在我科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朱伦-7散(外用)腰部热敷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蒙医正骨疗法结合朱伦-7散(外用)腰部热敷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统计分析。评价指标按照JOA腰痛评定表进行量表评估,并治愈(100%)、显效(大于60%)、有效(25%-60%)、无效(小于25%)来做评价。3.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24例、有效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蒙医正骨疗法结合朱伦-7散(外用)的治疗有效率很理想,此技术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蒙医整脊正骨疗法 朱伦-7散(外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的治疗效用。方法:选取2020.12-2021.12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84例纳入研究,对照组给予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手法治疗,对比相关指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血清含量以及各指标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等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整脊正骨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的治疗效用。方法:选取2020.12-2021.12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84例纳入研究,对照组给予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手法治疗,对比相关指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血清含量以及各指标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等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整脊正骨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法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入组时间规定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连续纳入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牵引治疗作为参照组,30例进行手法联合牵引治疗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腰椎功能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疗效较参照组更高,研究组ODI评分、VAS、PPI、PRI评分、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损伤情况及腰背屈伸比低于治疗前和参照组,JOA评分、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高于治疗前和参照组,P

  • 标签: 整脊手法 牵引治疗 眼椎间盘突出 腰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