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解痉方壮灸神阙穴治疗痰热内阻型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观察其疗效及对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2.1±9.4)岁;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6.8±11.9)岁。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解痉方壮灸神阙穴疗法,每日1次,共治疗3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1周、2周、3周、4周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记录治疗中及治疗后与壮灸相关的烫伤、烧伤或其他过敏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病程、脑脊液抗体滴度及入组时MMSE、AIM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周、3周、4周,观察组MMSE评分分别为(19.8±2.4)分、(20.8±2.3)分、(22.1±1.9)分,均高于对照组(18.3±2.9)分、(19.3±2.0)分、(20.8±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治疗后1周AIM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观察组ADL评分分别为(58.1±7.9)分、(69.2±9.9)分,均高于对照组(54.0±7.6)分、(62.3±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一例与壮灸相关的烫伤、烧伤或其他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解痉方壮灸神阙穴治疗痰热内阻型抗NMDA受体脑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痰热内阻 解痉方 神阙穴 壮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的HTB-47和CRL-1932肾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补骨脂素抑制肾癌的内在机制。方法实验组为含有30 μg/ml补骨脂素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处理的HTB-47和CRL-1932肾癌细胞,对照组为二甲基亚砜处理的肾癌细胞。用划痕实验、CCK8、Transwell、蛋白印迹法检测补骨脂素对肾癌细胞的影响。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中补骨脂素处理的肾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受到抑制。补骨脂素处理的肾癌细胞中,细胞增殖抗原(MKI67)、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补骨脂素在体外能明显抑制HTB-47和CRL-1932肾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KI67、PCNA、MMP2和MMP9来抑制肾癌的进展。

  • 标签: 补骨脂素 肾癌 HTB-47 CRL-1932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硼替佐米(BOR)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硼替佐米对Jurkat细胞Bax、Bcl-2、Cox-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5 ng/mL、10 ng/mL、20 ng/mL、40 ng/mL浓度BOR作用于Jurkat细胞24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23±0.71)%、(39.53±0.95)%、(53.07±1.12)%、(60.43±0.75)%,48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20±0.96)%、(52.80±1.30)%、(60.67±0.64)%、(75.10±1.35)%,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8.37±0.93)%、(60.94±0.85)%、(73.83±5.08)%、(88.37±1.55)%,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602.202、1 085.089、181.034,均P<0.05)。5 ng/mL、10 ng/mL、20 ng/mL、40 ng/mL浓度BOR作用于Jurkat细胞24 h、48 h、72 h,Jurkat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288.571、223.378、251.175,均P<0.05)。5 ng/mL、10 ng/mL、20 ng/mL、40 ng/mL浓度BOR作用于Jurkat细胞24 h、48 h、72 h,Jurkat细胞Bax mRNA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446、518.929、276.764,均P<0.05);而Bcl-2 mRNA、Cox-2 mRNA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cl-2 mRNA=236.848、264.849、343.968,FCox-2 mRNA=679.404、1 288.681、1 541.850,均P<0.05)。结论BOR对Jurkat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BOR可使Jurkat细胞BaxmRNA表达水平上调、Bcl-2和Cox-2 mRNA表达水平下调。BOR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和Cox-2表达是其促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白血病,幼淋巴细胞,T细胞 Jurkat细胞 硼替佐米 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基因,Bax 基因,Bcl-2 基因,Cox-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60Co γ射线诱导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中CPT1A和CPT1B蛋白表达变化,并进一步研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变化对受照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IEC-6细胞经棕榈酸、血清饥饿以及血清饥饿联合棕榈酸处理后,给予0、5、10或15 Gy 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后24 h收集细胞并提取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PT1A和CPT1B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ETO是CPT1的小分子抑制剂,利用克隆形成率实验和CCK-8实验分析ETO抑制CPT1对60Co γ射线照射IEC-6细胞存活及增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 Gy 60Co γ射线照射ETO处理IEC-6细胞48 h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棕榈酸处理组中,CPT1A蛋白在15 Gy γ射线照射后表达量显著增加(t=-2.82,P<0.05)。血清饥饿处理组中,CPT1A蛋白在5、10和15 Gy γ射线照射后表达量明显升高(t=-3.28、-8.72、-8.67,P<0.05);血清饥饿联合棕榈酸处理组中,CPT1A蛋白在5、10和15 Gy γ射线照射后表达量显著增加(t=-10.69、-7.02、-8.23, P<0.05),CPT1B蛋白在照射10和15 Gy γ射线照射后表达量显著增加(t=-3.73、-5.05, P<0.05)。60Co γ射线照射后,ETO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及相对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5.46、13.22,P<0.05);ERK1/2蛋白表达水平及JNK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01、3.29、10.68、14.44,P<0.05)。结论CPT1通过促进增殖通路中ERK1/2蛋白的表达和JNK的激活,从而使得60Co γ射线诱导IEC-6细胞损伤后的存活及增殖增加。

  • 标签: 放射肠损伤 增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Jun氨基末端激酶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探讨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limb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RP)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半暗带的影响,并探讨LRP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有关。材料与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模型组、LRP组和假手术组,采集不同时间点(1、3、6、24 h)的MRI[包括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数据,并进行TTC染色和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HMGB1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LRP减少脑梗死面积(68.04±13.24与29.02±23.62,P<0.001),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缺陷(2.60±0.65与1.52±0.65,P<0.001),延缓梗死病灶的出现(P<0.001),并能够延长影像半暗带的存在时间窗(P<0.001)。Western Blot结果及荧光定量PCR显示LRP能够下调HMGBI的表达和转录(P<0.05)。结论LRP能够延长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存在,延长治疗时间窗,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有关。

  • 标签: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影像半暗带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