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留置时间也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PICC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138例于我院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9月为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69)、研究组(n=69),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为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小组活动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30例老年痴呆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常规干预联合音乐小组活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分、疗效水平。结果: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疗效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联合音乐小组活动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情,改善患者认知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音乐小组活动 老年痴呆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实习带教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护生88例(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的对照组(44例)与护理实习带教小组的观察组(44例),观察考核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实习带教小组,能提高护生考核成绩,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实习带教小组 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危重患者应用ICU护理小组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危重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基础组,研究组(n=52),基础组(n=52)。基础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ICU护理小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基础组护理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应用ICU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危重患者 ICU护理小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对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夜班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观察组夜班护士实施巴林特小组训练,对照组暂缓实施。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6个月后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通用量表(MBL-GS)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前后两组夜班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实施前后观察组夜班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巴林特小组能有效改善夜班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夜班护士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抽取本院收治的102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分别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与伤口造口护理(观察组),获取两组疗效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8.04%大于对照组78.4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压疮 常规护理 伤口造口护理 护理有效率
  • 简介:摘要:探讨静脉治疗小组实施对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到2021年,研究对象为我院PICC置管患者100例。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PICC患者并发症数据对比结果。结果:实施静脉治疗小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静脉治疗小组 PICC 并发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肺癌患者实施责任护理小组共情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于近两年(2018年1月25日~2020年1月22日)的肺癌患者81例为研究主体,41例患者行共情护理为共情G组,40例患者行共情护理+责任护理小组为责任Z组,两组患者均护理1月后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依从性、QLQ-C30评分。结果 护理1月后责任Z组满意度95.00%、依从性97.50%、QLQ-C30评分15.92±1.26分、18.74±1.14分、17.88±1.97分、16.82±1.37分、16.74±1.25分(角色、躯体、社会、情绪、认知),均有责任Z组>共情G组,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 可以将责任护理小组实施共情护理应用到肺癌患者护理中,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责任护理小组 肺癌患者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构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院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对比施行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情况和处理时间。结果: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主动上报率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能主动上报并尽快进行处理。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 发生率 主动上报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6 年 10 月 ~ 2019 年 4 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轮转的50位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为对照组( n = 25) 和观察组( n = 25) ,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应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文献阅读及检索能力、医学英语水平、学习积极性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可提高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效果及质量。

  • 标签: 循证医学 研究生教育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开展实时护理质控的临床效果和改善医患关系情况。方法:研究抽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我院接诊的62例危重症患者,等比分组,就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质控与观察组(31例)行实时护理质控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和资料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危重症 实时护理质控 临床效果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心理韧性及专业认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心理韧性在专业自我概念与专业认同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心理韧性量表、护士专业认同问卷对212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心理韧性、专业认同的总分分别为(91.21±13.33)分、(66.68±11.80)分、(42.83±5.09)分;专业认同感与专业自我概念及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1);心理韧性在专业自我概念与专业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9.32%)。结论实习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心理韧性与专业认同密切相关,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高护生的心理韧性,提升专业体验感,最终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

  • 标签: 实习 护生 专业自我概念 心理韧性 专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治疗小组在皮肤科管理工作实施中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8,终止时间为2020.8,在此期间内共计随机纳入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单双号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共计46例)以及试验组(共计46例),前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后者应用静脉治疗小组进行管理,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护理态度、护理时效、护理礼仪以及护理技术评分结果均较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皮肤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静脉治疗小组的方式能够对临床应用效果带来积极影响,对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科 静脉治疗小组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身体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发病率逐年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药物对病情进行干预,还需要在糖尿病病人患病期间对其进行适当的护理,以改善病人的生活体验。在糖尿病病人入院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工作,对于病人的病情恢复以及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将简要分析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工作方法,并提出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护理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护理小组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社区压疮居家防治中小组责任制护理的应用进行研究。 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医院接诊的社区需要居家治疗的压疮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治疗情况以及新压疮发生情况。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压疮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为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压疮发生率为1.67%,对照组的为1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社区压疮居家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对其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压疮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新压疮的发生,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社区压疮 居家防治 小组责任制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2019年改进前的40名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改进后静脉治疗的患者40名为观察组,对比并发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改进后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更少, P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持续改进 PICC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人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分析。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收取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形式分成两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应用护理小组。比较两者血糖和住院情况。结果 乙组患者的血糖指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患有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小组,可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小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中采取PICC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病例选取在2020.01-2021.01时间内,在本院行PICC静脉输液治疗的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2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归入常规组,将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者纳入实验组,统计并分析2组干预价值。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4.8%、97.6%,均优于常规组23.8%、81.0%,x2=6.222、6.098(P<0.05)。结论:通过强化PICC护理质量,可有效降低静脉治疗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其一次成功穿刺率,适宜推广。

  • 标签: PICC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 护理小组 持续改进 干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