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博协第25届大会研讨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旨乃在强调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宗旨和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倡导传统博物馆借鉴新博物馆学的理念和方法,转换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主动融入祉区,积极参与社区发展,成为促进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标签: 新博物馆学 记忆 创造力 社区 社会变革
  • 简介:全国第二轮志书的记述时限基本在1979~2010年这一时段内.这一时段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此,如何全面、系统地记述改革开放,是第二轮修志需要着重探索的新问题。笔者以广东省部分第二轮三级志书(稿)为实例.阐述第二轮修志中志书经济部类记述改革开放的几个问题。

  • 标签: 改革开放 经济部类 广东省 志书 二轮修志 2010年
  • 简介:阿伊努民族是日本原住民,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过着狩猎、捕鱼、采集为主的生活,并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自明治政府于1869年开始在北海道设置开拓使,对其实行以劝农为代表的同化政策以来,阿伊努民族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渐被瓦解,其传统文化也被迫走向解体并面临消亡的危机。在北海道旅游经济得到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阿伊努民族积极顺应时代的步伐对其传统文化进行了整合,创造出了以民间工艺品为代表的丰富多样的商品及以歌舞、绿球藻节等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的新的阿伊努民族文化。本文以阿寒湖阿伊努文化村为例,详细描述阿伊努民族对其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与创新的现状,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阿伊努民族 传统文化 整合 创新 民族共生
  • 简介: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双导制”应用为切入点,探讨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育人机制协同创新

  • 标签: 少数民族大学生 协同创新 双导制
  • 简介:2008年7月1日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了历史建筑的法定定义,给文物保护单位提出了保护要求,但历史建筑在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和创新利用,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仍然缺乏合理的指导和建议,造成目前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良莠不齐的现实困境。从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尝试探讨其保护利用的方法、技术策略,提出真实性、整体性仍然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

  • 标签: 历史建筑 保护与利用 科学性 创新性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中的民族成分和民族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多民族、多宗教现象日渐突出;又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各民族群众间经济社会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彼此间的相互摩擦与矛盾也随之增多。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城市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不断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思路与方法,才能更好地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与共同繁荣进步。

  • 标签: 城市民族工作 城市化进程 创新研究 宗教工作 青海省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