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新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通信产业正以快于其他经济领域2倍的速度在扩大。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的迅速加强、低价格化所引致的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化的进展都给新加坡的信息基础设施政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新加坡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国家计算机厅,推动了各种产业领域和政府机构的计算机化。通过港务局的管理系统和贸易文件审查的计算机化、以及政府职员工作的计算机化等等,实现了极高的生产率(表4)。

  • 标签: 新加坡 信息技术2000 经济发展战略 计算机化 磁盘媒体 新加坡电信公司
  • 简介:新加坡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四面环海的城市岛国,加上所有的小岛屿和礁滩以及填海造地,总面积只有640平方公里.国土和资源的有限性给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带来了一个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教育,依靠人才建设新加坡.政府把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强化"没有资源靠人才"的共同价值观.然而,受限于本地人才的不足,政府一再强调如果新加坡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竞争,必须吸引有国际水准的外来人才;政府的外来人才政策在加强新加坡竞争力的同时也对国人的利益和感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关于外来人才的引进问题成为新加坡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

  • 标签: 人才纷争 引进人才 新加坡引进
  • 简介:一、前言新加坡政府在1985年严重经济衰退之后所实施的纠偏政策重新恢复了新加坡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了国内部门的经济增长,并使新加坡能够从世界经济复苏中获得大量的好处。1988年新加坡经济取得了特别高的经济增长率,11%,这是八十年代期间的最高记录;但在198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由于国外需求趋向疲软,高经济增长率逐步回降。尽管在今后的中期内不可能期望再保持1988年期间所取得的高经济增长率,但新加坡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在于鼓励建立经济持续增长所需要的更为宽阔的经济基础。制造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出口贸易 世界经济复苏 制造工业 需求趋向
  • 简介:<正>新加坡一九八一年的对外贸易总值为一千零二十五亿新元,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十。如果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则实质增长百分之八。这是自一九七五年以来新加坡对外贸易增长率最低的一年。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欧美经济衰退导至世界贸易停滞不前,一九八一年世界贸易下降百分之一,如剔除物价上涨和汇率因素,实际降幅更大。(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强,限制与影响了新加坡的出口。

  • 标签: 对外贸易 新加坡 世界贸易 通货膨胀 欧美经济 物价上涨
  • 简介:2015年,建国之父李光耀病逝,新加坡正式进入了“后李光耀时代”。随着李光耀之子李显龙的再次组阁成功,人们开始思考面对新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以及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新加坡未来政策的走向将会如何?本文以新加坡政治历程中首次出现三位统筹部长的管辖范围以及被统筹部门的最新施政目录为观察视角,尝试解读其安全、经济和民生政策的走向。从国家安全政策来看,李显龙仍会延续之前的做法,通过外交手段来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国防力量和国内安保措施。李显龙政府更多的变化将会出现在经济政策上。本届政府将会大力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转型,加速向创值型和投资型经济发展。在民生问题上,新一届政府也将会花更多的精力发展“智慧国家”计划,加快医疗、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 标签: 新加坡 “后李光耀时代” 李显龙 政策
  • 简介: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一个小小的岛国,也是一个海港型的城市国家。它的土地面积只有616平方公里,今日的人口也只有二百三十多万,资源十分贫乏,但是,它所处的地位却十分重要。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新加坡港口又十分优良,是世界上著名的良港,不仅是东南亚的航运心脏,也是太平、印度两洋与欧、亚、非、澳四大洲海上交通的孔道,成为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

  • 标签: 新加坡港 东南亚地区 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经济 大洋航线 新加坡人
  • 简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可分为三个层面:政党政治理念--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团结和睦;政府管理理念--"好政府"与"强政府";社会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先于民主政治.从整体来说,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是基于新加坡的具体国情,由李光耀等人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实践已经证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理念对于人民行动党执政能力的建设,对于执政绩效的创建与提升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是人民行动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同时,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世界民主浪潮冲击下,其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出来.

  • 标签: 执政理念 人民行动党 政府管理理念 执政环境 执政能力 政党政治
  • 简介:7月18日上午,以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副主席巫昱成(LawrenceBoo)为团长的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代表团一行5人对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委)华南分会进行了工作访问,华南分会秘书长韩健会见了代表团成员。

  • 标签: 国际仲裁 新加坡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华南 代表团 副主席
  • 简介:新加坡海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自由港。自从1819年英国占领新加坡后,英殖民主义者就利用新加坡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拥有的优良天然海港,把新加坡开辟为它在东南亚地区和亚洲东部倾销其工业制品和廉价收购原产品的转口贸易商埠。为了大力促进转口贸易的发展,英国一开始就在新加坡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使新加坡成为英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港。

  • 标签: 新加坡港 建港 廉价收购 关税政策 工业制品 集装箱码头
  • 简介:从早年学生时代在新加坡的学术交流,到2003年开始的在《联合早报》开设专栏,以及2012年成为连瀛洲学者,作者亲历了新加坡与中国的诸多公共外交活动.通过对新中公共外交的了解和学习,作者提出了公共外交将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和提高公民体面而富有尊严的生活的新观点.

  • 标签: 外交活动 新加坡 中国 《联合早报》 公共外交 学术交流
  • 简介: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大外交的格局逐步形成。在外交形式多样化、外交主体多元化、外交政策系统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交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为我国创造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 标签: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纠纷案 外交政策 述评 主权
  • 简介:新加坡人民协会的下属机构的三个基层社会组织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三者密切分工、相互合作。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建设具有理念开放、政府主导、党员参与、依法管理等经验。其对我国的启示为:树立包容多元的理念、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落实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完善相关立法制度等。

  • 标签: 新加坡 社会基层组织 经验 启示
  • 简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亚太区域稳定发展,在新加坡政府政策转变和华人社团亟待破解发展困境的背景下,经政府大力推动,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应运而生。宗乡总会以发扬华族优良传统文化为宗旨,在推广华文教育、保存华人史料与重建华社记忆、传承发展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推动宗乡文化复兴、促进种族和谐、加强中新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宗乡总会作为新加坡政府推动成立的华人宗乡社团最高领导机构,应该适应时代需求,继续推进华人文化传承与发展,推动宗乡社团转型与改革,推进政府和宗乡社团互动发展,加强宗乡社团与中国祖籍地以及世界华人社团交流与合作。

  • 标签: 新加坡 宗乡总会 中华文化 传承发展
  • 简介:摘要:在2011年大选中反对党的进展以及执政党、反对党和选民所表现出的选举理性,表明新加坡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尽管新加坡仍具有威权主义的体制形式,但是其政治发展却表现出优质性民主的特质,这表现在民主化过程稳定而有序,政府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较高,充分实现了体制所规定的民主权利,尽管其民主仍有待于发展。政治转型较晚而在权威主义体制内把民主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原因是由其民主的主客观条件较为成熟、政治精英与民众共同推动民主化进程以及政治体制制度化水平较高等因素决定的。

  • 标签: 新加坡 2011年大选 政治文化 政治发展 民主化
  • 简介:新加坡不只是一个在文化上应用华文的社会,它同时也是一个应用英文、马来文、泰米尔文以及其他语文的社会。时代必然影响文艺,文学必然反映时代,这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如此,在新加坡也不例外。战后新加坡华文诗歌的发展经历过三个时期,即从1945年至1966年,从1966年至1982年以及从1982年至于今日的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政治势力的意识形态影响了或支配着华人的社会,这个政治势力就决定了该个时期华文诗歌发展的方

  • 标签: 新加坡华人 泰米尔 人民行动党 马来文 意识形态影响 政治势力
  • 简介: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是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国家。三个国家的中国劳工输入制度具有一定共性,即中国劳工从事低技能、无技能工作,受到移入国法律保护,劳工引入具有暂时性、配额管制、高度依附、“品质”管控等特点,差异既体现在对中国劳工的身份定位上,日本定位为“学习技能者”,韩国和新加坡则定位为“劳动者”;还体现在劳工引入方式上,日本引入模式为混合驱动型,韩国为政府主导型,新加坡则是市场驱动型。对三国中国劳工输入制度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和海外劳工权益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亚洲国家 劳工输入 劳动力流动 外劳制度
  • 简介:新加坡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功做法:鼓舞国民坚定信心:劳资政通力合作制定正确的指导原则;成立经济委员会.重新检讨未来经济发展策略:促进社会和谐.为应对危机构建良好环境:加大援助力度:保住工人饭碗.减少裁员:坚持“新加坡哲学”,加强长期竞争力等是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成功经验。

  • 标签: 新加坡 金融危机 成功经验
  • 简介: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堪称全球典范,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有规划、分步骤、讲实效的政府流程再造改革。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加坡政府流程改革在理念、框架、工具等各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独特经验供他国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政府流程改革 电子政府 政府服务技术框架
  • 简介:这篇作品发表于1993年第1期。发表后即有不少读者反映说。全文一万五千宇。却一口气读完不觉得长。如今已经九年过去。仍为一些读者津津乐道。文中所述。有的已“为我所用”.有的正在“为我所用”。有的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借鉴意义。这是文章的生命力之所在。此文曾于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期刊编辑奖一等奖。——编者

  • 标签: 读者 编者 期刊编辑 发表 新加坡 文章
  • 简介:新加坡女作家尤今自伊朗远游回来,带来她在当地拍摄的七彩照片.相片中的她,站在异国的土地上,用头巾将耳朵、头发、脖子一一包裹住,乍看之下,还真有几分伊朗妇女的感觉.

  • 标签: 女作家 尤今 当地 感觉 耳朵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