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氧化铝工业的工艺改造与清洁生产,板片状Al2O3晶粒三维形状的评估方法,NH4Cl对以碳酸铝铵为前驱体的氧化铝α相变的影响,纳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氧化铝生产中高温冷凝水的密闭回收

  • 标签: 氧化铝工业 文摘 铝盐 Al2O3 NH4CL 纳米氧化铝
  • 简介:制备条件对氧化锆表面酸性的影响马允,何杰摘要: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研究了制备条件对ZrO2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条件对氧化锆表面酸强度影响不大,但总酸量随着焙烧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氧化锆表面酸强度及总酸量均随之减小。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Zr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铵(CTAB)的物质的量比为2,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6h。

  • 标签: 表面酸性 文摘 锆盐 制备条件 ZRO2 焙烧温度
  • 简介:天青石矿石中碳酸锶的测定,锶盐产品联产技术和前景分析,碳酸锶生产中废气废水的综合利用途径,钛酸锶钡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碳酸锶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 标签: 锶盐 文摘 生产现状 碳酸锶 联产技术 超细粉体
  • 简介:阻燃用氢氧化镁的复合改性研究朱新兵,曹长年,田佳兴摘要: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钠/聚乙二醇6000复配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的吸油值及其在液体石蜡中的吸光度等性能来评价改性效果,采用红外谱图研究了表面改性分子与氢氧化镁表面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剂的用量为5%,配料比为1:2:1,改性温度为70℃,改性时间为60min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最好,红外光谱显示表面改性剂分子在氢氧化镁表面发生化学吸附键合。

  • 标签: 表面改性剂 聚乙二醇6000 十二烷基硫酸钠 氢氧化镁 文摘 镁盐
  • 简介:钛酸锶钡纳米粉体与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牟坤昌隋万美栾世军翟会深摘要:以低成本钡、锶的碳酸盐替代醋酸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0.6Sr0.4TiO3超细粉体,成型后分别在1300℃和1330℃下烧结成瓷。采用DTA.TG、XRD、SEM、精密电感电容电阻数字电桥(LCR)测试仪分别对凝胶的晶化过程、粉体的物相结构、烧结体的晶粒形貌、陶瓷的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 标签: 锶盐 文摘 纳米粉体 钛酸锶钡 介电性能 超细粉体
  • 简介:青海某钼矿选矿试验研究,钼精矿焙烧低浓度SO2烟气治理方案探讨,离子交换法综合处理钼酸铵生产废水的研究,离子交换法从钼酸铵溶液中分离钼钒的研究,某钼精矿氯化酸浸法降铅提钼试验研究,

  • 标签: 钼盐 离子交换法 钼酸铵溶液 文摘 选矿试验 SO2烟气
  • 简介:以煅烧二氧化锰制备尖晶石型锰酸锂研究韩要丛,李普良,李华成摘要:研究了电解二氧化锰粉体经8500C煅烧后的物相、形貌和比表面积,并分别以煅烧二氧化锰和未煅烧二氧化锰为锰源采用固相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锰酸锂,比较了2种锰酸锂在物相、形貌、比表面和电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电解二氧化锰经8500C煅烧10b后,产物为多孔的Mn2O3颗粒,比表面为1.250m2儋;与用普通二氧化锰制备的锰酸锂相比,用煅烧二氧化锰制备的锰酸锂晶粒较大且尺寸均一、比表面积较小(0.677m^2/g)、循环性能较好,25℃下1C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11%。

  • 标签: 电解二氧化锰 比表面积 文摘 锰盐 尖晶石型 锰酸锂
  • 简介:喷雾干燥法处理水合氧化锆;微波诱导制备纳米氧化锆及其机理研究;纳米二氧化锆制备工艺的研究;锆盐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及展望;液相转化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锆;锆化工废渣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研究;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掺钇纳米二氧化硅.

  • 标签: 锆盐 纳米级二氧化锆 制备工艺 文摘 纳米二氧化锆 纳米二氧化硅
  • 简介:球形锰酸锂的制备及高温性能研究;烧结速率对合成锰酸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湿化学方法合成LiCoO2的研究进展;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吸附技术及研究进展.

  • 标签: 锂盐 文摘 LICOO2 高温性能 湿化学方法 烧结速率
  • 简介:循环晶种法制取氢氧化镁的实验研究王鹏,毛小浩,刘亮,孔繁振摘要:采用循环晶种的方法制取了氢氧化镁。对料浆过滤性能、氢氧化镁纯度、TD-DSC进行了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ray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文章对氢氧化钠法制取氢氧化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透射电子显微镜 氢氧化镁 文摘 镁盐 X-RAY 氢氧化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