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5月2日,台山市渔委组织250万粒太湖银鱼受精卵,顺利地投放到该市大隆洞水库和猪乸潭水库,填补了江门地区淡水放养银鱼的空白。

  • 标签: 银鱼 放养 投放 受精卵 淡水 太湖
  • 简介:引领“基因转殖萤光鱼”饲养及研究风潮的邰港科技,2004年再获“三”次重大突破:继3月发表全球第一条全身型红萤光基因鱼——邰港红色1号,7月发表红豹纹萤光鱼及紫豹纹萤光鱼后,于今日(17日)再度引领全世界,首次发表“全球第一条金色萤光鱼——邰港1号金夜明珠”。至今邰港科技共研发出十种萤光鱼,“台湾萤光鱼王国”之美誉俨然成型。

  • 标签: 全球 科技 发表 世界 研发 突破
  • 简介:日前,中山连续两批重6吨的紫红笛鲷及尖吻鲈鱼经检验检疫合格出口香港。这是中山本地养殖高附加值水产品首次出口。尤其是,此次出口的海水鱼有别于以往的池塘养殖,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 标签: 工厂化养殖 海水鱼 出口 中山 检验检疫 紫红笛鲷
  • 简介:近日,国家海洋局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签署关于该校加入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的协议,这是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正式启动后首次扩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加入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一方面是国家海洋局落实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的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协议的后续行动,另一方面也是国家海洋局积极支持东北地区高校加强对外合作的具体举措。

  • 标签: 国家海洋局 中国政府 奖学金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培养 对外合作
  • 简介:2018年5月11日,黑龙江省首次江鳕增殖放流活动在汤原县永久村汤旺河江段举行,这是黑龙江省首次开展冷水性鱼类江鳕人工增殖放流,共1.2万尾规格在5cm以上的江鳕放入汤旺河.此次活动由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主办,佳木斯市渔政局、汤原县农业局协办.增殖放流仪式由佳木斯市渔政局局长谢刚同志支持,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站长张振立同志宣布黑龙江省首次冷水性鱼类江鳕增殖放流活动开始.佳木斯市农委、汤原县农业局等领导参加了增殖放流活动,汤原县公证处予以现场公证,佳木斯市电视台、汤原县电视台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

  • 标签: 增殖放流活动 黑龙江省 江鳕 冷水性鱼类 佳木斯市 人工增殖放流
  • 简介:我国科考队员近日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新纪录。科考队已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了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

  • 标签: 东南太平洋 稀土 面积 深海盆地 太平洋海域 资源调查
  • 简介:在鲤科鱼类中雅罗鱼亚科鱼类起源较早,形态差异显著。迄今为止,有关雅罗鱼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以新疆分布的雅罗鱼亚科鱼类为对象,采用线粒体DNA中的cytb基因序列,用贝叶斯联合模型分析数据,重建了雅罗鱼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鲤亚科和裂腹鱼亚科,用松散分子钟估算了雅罗鱼亚科属间的分歧时间。结果显示:丁鱥属(Tinca)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新疆雅罗鱼亚科鱼类中丁鱥属(36Ma)和鱥属(Phoxinus)(29Ma)的起源于渐新世,而欧鳊属(Abramis)(20Ma)、拟鲤属(Rutilus)(18Ma)、雅罗鱼属(Leuciscus)(13Ma)起源于中新世。

  • 标签: 雅罗鱼亚科 CYT b 系统发育 分子钟
  • 简介:将黑龙睛金鱼苗放养在120-90cm×20-45cm×30-65cm的水族箱或塑料泡沫箱中,密度为500尾/m^3,然后分为2组:一组分别投喂轮虫、枝角类等活饵料和蛋黄、豆浆等人工饲料;另一组的光照分别为0,5,10和14hr/日,观察2组鱼生长及体色变化。结果表明,投喂活饵的鱼苗生长迅速,体色变化快,体长达2cm时开始变黑,3cm以上时有50%的鱼苗变色明黑;而投喂人工饲料的鱼苗生长和变色缓慢,体长达3cm以上时,才开始变黑。鱼苗在自然光照下生长最快,体色变化明显;而黑暗组鱼生长最慢,体色变化最不明显;日照5~10h的鱼生长和体色变化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 标签: 体色变化 鱼苗生长 金鱼 投喂 人工饲料 光照时间
  • 简介:通过虹鳟鱼卵体外滞留1.2.3.4.5.6min6个梯度,对受精率、发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鱼卵在体外滞留时间的延长,受精率随之下降,分别为95%,85%,75%,75%,60%,60%;从受精卵发育到发眼卵,虹鳟卵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与发眼率之间无相关性,发眼率不随虹鳟卵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发眼率变幅在91.2~93.9%.

  • 标签: 虹鳟鱼 体外受精 受精时间 受精率 发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