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改进氯化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在样品中先加入水,后加入硫酸,利用硫酸遇水立即产生大量的热,就能快速发生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代替了药典法中的加热.结果:本方法反应速度快,结果明显.结论:本方法克服了加热且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可适用于氯化物的鉴别.

  • 标签: 氯化钠 氯化物 鉴别方法 硫酸
  • 简介:目的:针对银翘解毒丸原标准中桔梗的TLC鉴别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方法:采用TLC鉴别方法.结果:通过改变提取方法和展开剂获得清晰、持久的TLC图谱.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本品桔梗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银翘解毒丸 桔梗 TLC鉴别 研究 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对结节性肝占位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98例发现结节性肝占位的患者,按照肝穿刺后的结果和临床诊断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2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26例;肝转移癌组21例;原发性肝癌组24例;1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患者作为肝区无占位的对照组。后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与结节性肝占位病灶良恶性的关系。结果CA125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明显增高,这种增高与肝硬化代偿和慢性肝炎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EA在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显著高于各组(P〈0.05);AFP在原发性肝癌中显著高于各组(P〈0.01);CA19-9、CA72-4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现肝占位的患者中病灶为恶性的患者普遍出现CEA的增高,原发性肝癌出现AFP与CEA的共同增高,CA125的单纯增高主要出现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该研究对于辅助医师决策肝穿刺的时机和肝穿刺前病情的告知具有意义。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结节性肝占位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确诊患者的彩超检查资料,比较分析良恶性肿瘤患者二维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血流信号及采集血流参数。结果术后经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肿瘤42例中,术前彩超诊断正确41例(符合率为97.62%),38例恶性肿瘤中,术前彩超诊断正确37例(符合率为94.74%)。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在超声声像图中肿瘤边界,内部回声,内部结构,有无钙化及包膜,淋巴结有无肿大,血流信号分型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肿瘤 良性 恶性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蒲黄薄层鉴别和检查项进行修订。方法:以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作对照,采用聚酰胺薄膜,以丙酮-水(1:2)为展开剂进行鉴别;杂质检查时将筛分法与显微镜检相结合;采用2005年版药典附录ⅨK方法,测定了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结果:采用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对蒲黄中的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进行鉴别,灵敏度高,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采用筛分法进行杂质检查时,用7号药筛,称样量为10.0g,筛分时间为2min;增订的总灰分限度为10.0%,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为4.0%。结论: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修订后的检查项较为合理,更有利于蒲黄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蒲黄 鉴别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水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对110例良、恶性胸水中的CEA和铁蛋白(Fer)进行联合测定和比较。结果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胸水中CEA含量分别为4±1.9ng·ML^-1和125±92ng·ML^-1,(P<0.001);Fer含量分别为487±94ng·ML^-1和1684±277ng·ML^-1,(P<0.001);恶性胸水中CEA和Fer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胸水。结论胸水CEA和Fer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有一定实用价值,弥补了单项检测的不足。

  • 标签: 胸水 良恶性鉴别 癌胚抗原 铁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对我院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进行病理检查之前先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影像特征并比较其单一检查结果和联合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联合检查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恶性组患者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患者联合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患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有效提高乳腺肿块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度,有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 标签: 乳腺肿块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补肾壮阳类药品中非法添加 PDE5 的快速鉴别和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当今现代医药工业中,药品的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鉴别。然而,传统的药品检测方法常常耗时、耗力,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红外光谱药品快速鉴别技术的崭露头角,成为药品检验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对此,本文根据近红外光谱药品快速鉴别技术的原理,着重分析了近红外光谱药品快速鉴别技术在基层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快速鉴别 药品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枳实的辛弗林含量及薄层鉴别提出疑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枳实中的测定方法对辛弗林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大多数正品枳实中辛弗林含量极微,而其混淆品青皮中辛弗林含量较高。结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枳实辛弗林含量测定的结果不能反映枳实的真伪优劣。

  • 标签: 枳实 混淆品 青皮 辛弗林 含量测定
  • 简介:药物制剂采用红外鉴别有专属性强的优点。目前英美药典制剂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的品种数在用该法鉴别总数中所占百分比高达30%左右,而相比较于英美药典,我国药典及国内药品标准中制剂采用红外鉴别的品种尚较少。现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制剂红外鉴别品种的方法进行一下总结,并结合国外药典的方法进行一些分析比较,希望能成为新版药典或国内药品标准制剂中采用红外鉴别的有益借鉴。

  • 标签: 《中国药典》 鉴别方法 红外光谱 药物制剂 药品标准 光谱法鉴别
  • 简介:目的建立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何首乌、虎杖、决明子等药材的特异性成分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何首乌以二苯乙烯苷、虎杖以虎杖苷、决明子以橙黄决明素为成分鉴别指标,对乙肝扶正胶囊、舒胆片、脂降宁片进行了药材鉴别研究,并与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新建立的薄层图谱成分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此3种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二苯乙烯苷 虎杖苷 橙黄决明素 蒽醌 薄层色谱 何首乌
  • 简介:分析了影响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鉴别的因素。实验表明液状石蜡的质量对樟脑的紫外鉴别有影响,在230~350nm之间有紫外峰值吸收的液状石蜡使樟脑的紫外吸收峰发生紫移。

  • 标签: 樟脑 液状石蜡 紫外峰值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应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入院接受前列腺肿瘤诊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过病理诊断发现良性肿瘤共25例、恶性肿瘤共15例,再择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三个小组研究对象检测指标及阳性率。结果:从检查结果上看,恶性肿瘤组PSA、PSAP、PSMA以及CEA均比良性肿瘤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小组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肿瘤鉴别应用多项肿瘤标志物可起到良好诊断作用,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非常高,有助于良性、恶性肿瘤区分,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鉴别效果 阳性率
  • 简介:双密达莫原料与片剂的含量测定规定的不同,直接影响到鉴别(3)的吸收度的大小。澄明度检查细则及判断标准,小针剂(1-50ml)、大输液(100ml以上)判断标准的不一致,抽样量的不同,不能客观反应结果的判定,应单独规定标准。

  • 标签: 双密达莫片 药品检验 澄明度 质量标准 含量测定
  • 简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称为微腺泡增生,在病症类型上归属于瘤样病变。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在对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上明确指出,该症主要出现在良性结节周围单一成分的小腺体。单从形态上,AAH与临床常见高分化腺癌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基于上述特点,临床对于该症的诊断效率在很长时间未能得到提高。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前列腺癌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萎缩后再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的诊断结果。方法:入选200例浅表淋巴结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其中良性100例和恶性淋巴结100例,分析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的不同特点。结果:良性患者的S/L(0.51±0.17)与恶性组S/L(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pH值对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鉴别及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按国家药品标准第十二册规定方法检测。结果:发现pH较低时对盐酸异丙嗪鉴别和愈创木酚磺酸钾含量测定产生影响;结论:建议国家药品标准增加对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pH检查。

  • 标签: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 PH 鉴别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