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98例患者,给予中西药治疗,腰椎棘突旁痛点局部注射、中药外蒸热敷、毫针治疗、骨盆牵引、手法治疗、运动治疗。结果治愈62例,占63.27%;有效24例,占24.49%;无效12例,占12.24%。总有效率87.76%。结论中西医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 标签: 中西医配合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151例(165侧)。结果平均切口长1.5Cm-1.8Cm,平均手术时间20分钟,平均住院天数4天,近期阴囊水肿4例,术后预防性口服抗生素1-2天,无切口感染,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无一例复发,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微创和安全经济的效果。

  • 标签: 儿童 腹股沟斜疝 横切口 疝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萘替芬乳膏外用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186例浅部真菌病患者采用萘替芬乳膏外用,每天一次,连续28天。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14天和28天随访,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86例患者中共178例完成全部疗程,痊愈116例,占65.17%;显效36例,占20.22%;有效16例,占8.99%;无效10例,占5.62%。有效率为85.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2%,主要为局部烧灼感(14例),红斑(9例)。结论萘替芬乳膏外用治疗浅部真菌病安全有效。

  • 标签: 萘替芬浅部真菌病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得社会和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真菌病 封包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4月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35例,其中30例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全部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全组30例恢复顺利,2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出少许胆汗后痊愈。结论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唯一的治疗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I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最合理手术方式。

  • 标签: 先天性胆总管 囊状扩张症 手术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贝他乐克),于服药前2周均停用其他血脂调节药物及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治疗组口服氟伐他汀20mg每晚1次,2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脂必妥每次1.05g,2次/d,2个月为一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57.5%,两组症状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心电图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50%。结论用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是安全的,调脂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疗效肯定,在冠心病一级或二级预防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高脂血症 氟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油合剂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2例梅尼埃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有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81.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听力改善率分别是82.28%和60.76%。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复方甘油合剂能够明显改善梅尼埃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快。

  • 标签: 复方甘油 梅尼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股骨中段骨折患者57例,以上患者均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80分钟,平均时间为5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0~230ml,平均为50ml。57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为12.3±2.4月。56例患者骨性愈合,1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其原因是由于锁钉断裂。根据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其中优29例,良24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为92.9%。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创伤小,稳定性强,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优良率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股骨 骨折 交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纤溶酶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1100例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用银杏达莫基础上加用纤溶酶,均以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3.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0.18%。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溶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安全。

  • 标签: 突发性 纤溶酶 银杏达莫
  • 简介:摘要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辨别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证型及主要症状,通过对比说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跖疣是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由于足部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较常见的皮肤病。治疗上一般采取手术、冷冻、激光等具创伤性的疗法,具有一定的痛苦,临床上中医中药对于跖疣的治疗亦极其常见。

  • 标签: 跖疣 人乳头瘤病毒 中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晕血症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对我院05级、06级护理专业学生中患有血液恐惧症的6名求助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治疗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内容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现场暴露和家庭作业。疗效评定求助者自我评价治疗后自己的变化;应用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咨询师的评估。结论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血液恐惧症有很好疗效。

  • 标签: 晕血症 认知行为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切除方法。方法对我院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移植手术的患者150例(162眼),手术后随访3~48个月,观察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开始发生的部位。结果162眼中发现24眼复发,其中22眼复发起始部位在上下结膜瓣缝合连接的原翼状胬肉的残留结膜处,占91.7%,仅2眼复发起源于角膜缘,占8.3%。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绝大多数起始于上下两个结膜瓣缝合连接处的原翼状胬肉的残留结膜,因此转移结膜瓣缝合对合严密能有效预防翼状胬肉的复发。

  • 标签: 翼状胬肉 结膜瓣 移植 复发 起始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蒂回盲肠间置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后的抗反流效果。方法对25例贲门癌病人手术采用带蒂回盲肠移植的方法,术后行上消化道造影取头低足高位45度同时腹部加压检查及食管镜活组织检查。结果回盲肠间置代胃具有贮存食物及抗反流功能,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满意。结论该术式为防止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手术模式。

  • 标签: 贲门癌 回盲肠代胃 反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配合电磁场(EMFs)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日本SLT公司产NDYAG脉冲式激光治疗仪配合电磁场对2008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1例颈性眩晕患者行PLDD配合电磁场治疗。结果28例平均年龄45.6岁,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采用Nagashima评分标准,优18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0.5%,无并发生症发生。结论PLDD配合电磁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颈性眩晕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电磁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颈性眩晕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效果。方法将18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6例,予以红、蓝光照射后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对照组80例,仅予以红、蓝光照射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与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2.83%,总有效率8679%,与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7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者的统计结果分别为χ2=4.31,P<0.05;χ2=5.41,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轻、中度痤疮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蓝光 中药湿敷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复合剂、甲硝唑-地塞米松注射液以及樟脑酚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需根管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应用氢氧化钙复合剂,B组应用甲硝唑-地塞米松,C组应用樟脑酚,观察治疗48h的疗效和各组急症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疗效分别为97.50%、90.00%、85.00%,与C组比较,A、B组明显升高,但A组比B组显著升高,P<0.05;A、B、C三组急症发生率分别为2.50%、7.50%和12.50%,与C组比较,A、B两组明显降低,且A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氢氧化钙复合剂作为根管消毒剂,能明显降低根管治疗中急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氢氧化钙复合剂 甲硝唑-地塞米松 樟脑酚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薄角膜瓣下应用分区切削模式进行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8例(220眼)高度近视患者因选择常规切削剩余角膜厚度小于250um,而进行薄瓣下分区切削治疗,分2~3区切削,切削光区4.5~6.0mm,随访观察6月~48月,观察术前后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薄瓣Lasik分区切削术后反应轻,裸眼视力恢复快,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即明显提高,术后6月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有197眼占89.5%,0.5~0.8者22眼占10%,小于0.5者1眼占0.5%,屈光度稳定在±1.00D以下者191眼占86.8%。主要并发症为角膜瓣细微皱褶,少数患者出现眩光。夜视力下降,一月后减轻或消失。结论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分区切削模式治疗角膜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可节省角膜组织,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可预测性强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薄角膜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分区切削 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