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来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发生、发展及其所致并发症中均有重要作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成为ACS重要治疗方法PCI导管操作及球囊、支架置入过程中也可能会导致粥样斑块破裂,且球囊、支架等本身作为异物均可诱导并加重局部炎症,促进血栓形成。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治疗方法 围手术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他汀 患者
  • 简介:目的分析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3年于武汉市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10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64例,女性45例,年龄37-68(48.57±8.32)岁.根据是否出现迷走神经异常反射分为2组对照组67例,异常反射组42例.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迷走神经异常反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体质指数、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酯血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异常反射组精神状态紧张、术前禁食时间〉4h、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立即拔管比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危险因素有患者精神状态紧张、术前禁食时间〉4h、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立即拔管(P均〈0.05).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后迷走神经异常反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精神状态紧张、术前禁食时间〉4h、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立即拔管,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 标签: 介入手术 心血管疾病 迷走神经 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析优质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血压和生化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人员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等SF-36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 高血压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脑卒中是当前临床比较常见一种疾病。延续性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在不同时期受到相应持续性护理干预,无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出院恢复期间均可以享受到很好护理指导,降低其焦虑心情,提高患者自信心,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明确延续性护理在高龄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本院56例高龄脑卒中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进行了观察及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高龄脑卒中患者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华法令、低分子肝素钙、硫酸氯毗格雷和尿激酶联合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患者应用华法令、低分子肝素钙、硫酸氯毗格雷(机械瓣加用尿激酶)联合治疗,观察血压,心功能,凝血指标,血、尿常规及副作用。结果:经治疗8~20d后血栓消失21例(65.6%),明显缩小10例(31.3%),出现少量出血7例(21.9%),经及时处理后缓解,无严重出血。结论:华法令、低分子肝素钙、硫酸氯吡格雷和尿激酶联合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安全有效。

  • 标签: 肝素 低分子 氯吡格雷 心房 血栓形成
  • 简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用于临床。苯那普利是新近用于治疗高血压一种长效、降压稳定ACEI新药。作者在控制高血压早期病人血压同时观察了它对左室肥厚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高血压 苯那普利 左室肥厚 ACEI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高频超声诊断肘管综合征并进行分度,通过分度选择治疗方法,探讨在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症状符合肘管综合征患者167例,经过高频超声检查,计算其肿胀,并分度分组,不同分度组别予不同治疗方法,统计学分析相同分度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是否有差别。结果I度患者中,保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II度患者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结论高频超声通过肘管综合征患者诊断并分度,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状态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变化。结果248例手术成功者应答为100%。术前有129例患焦虑,其中72例处于焦虑状态(29.03%)、57例肯定焦虑(22.98%),两者占总调查人数52.02%。88例患抑郁,其中46例处于抑郁状态(18.55%)、42例肯定抑郁(16.94%),两者占总调查人数35.48%。出院时,120例仍有焦虑,其中70例处于焦虑状态(28.23%)、50例肯定焦虑(20.16%),两者占总调查人数48.39%。95例患抑郁,其中48例处于抑郁状态(19.35%)、47例肯定抑郁(18.95%),占总调查人数38.31%。结论成功冠脉介入治疗,不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或抑郁状态。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介入治疗 冠心病 抑郁
  • 简介:目的研究活血通腑汤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大鼠自体血注入大脑一侧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组.观察药物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血肿周围组织脑水含量以及钠离子含量影响.结果活血通腑汤能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血肿周围脑组织钠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活血通腑汤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具有明显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 标签: 活血通腑汤 脑出血 脑水肿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主要方法如果稿变发生在负责心肌灌注小血管,上述方法是无能为力近年,血管新生疗法出现,其作用机制不是解决血管阻塞.而是利用血管生长因子刺激微小血管新生,从而解决小血管病变问题。目前用于治疗目的血管生长因子主要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多直接或用其他载体间接将基因注入缺血局部。动物和临床实验已经显示血管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微血管增生.改善组织供血和改善器官功能。

  • 标签: 血管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冠心病
  • 简介:那些病人应该联合用药?美国第7次高血压联合学会(JNCVII)提出凡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115/75毫米汞柱20毫米汞柱时治疗一开始就应该采取联合用药。HOT研究认为70%以上高血压病人都需要联合用药。作者认为任何高血压病人不论高血压水平是多少,是否是新病人还是老病人,都宜提倡采用联合用药。理由是联合用药不仅降压效果良好。而且药物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何乐而不为。

  • 标签: 高血压治疗 联合用药 高血压病人 HOT研究 药物副作用 血压水平
  • 简介:目的分析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产生影响。方法统计本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液检验心血管患者共178例,同期平均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晨起空腹、午饭后,以及午饭两小时后,这几种时间段进行血液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不同时间采集血液血液检测影响。干预组采用不同采血方式进行血液检查,分别为静脉血液采、集动脉血液采集和末梢循环血液采集。结果对照组中,不同采血时间,其显示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数量不同,且晨起空腹检验比午饭后,午饭两小时检验各指标有着明显减少。干预组,动静脉血液采集相比末梢循环血液采集,其红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数量无较大变化,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检验中,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都将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故在血液采集中,统一采血时间和采血方式,以便于降低差异性。

  • 标签: 采血时间 采血方式 血液采集 心血管疾病血液检验
  • 简介: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心梗治疗临床价值及并发症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急性心梗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程序。将两组冠脉再通、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急性心梗患者冠脉再通护理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促进冠脉再通提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预见性护理程序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过程中正确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均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接受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时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加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住院时间、脱机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经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后,其脱机时间、出院时间均显著少于仅提供常规护理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经本次相应治疗护理后发生不良反应几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数据对比P〈0.05。结论经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基础,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相结合综合性护理服务后,有利于提高其病情康复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护理
  • 简介:目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效果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心肌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甲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乙组患者4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护理干预措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同时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增加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和开展。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中低血压处理及护理.方法分析52例急诊PCI治疗患者[3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59±18)岁],术中一经确诊血压下降即常规给予升压或预防性升压治疗.结果52例中22例按照常规治疗患者术中均出现血压一过性下降,21例收缩压下降至70mmHg(1mmHg=0.133kPa)以下,经升压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后血压回升;预防性应用升压治疗30例患者中仍有28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收缩压能维持在75mmHg以上,经调节血管活性药物速率后血压即刻回升至90mmHg以上.结论急诊PCI治疗时预防性给予小剂量升压药能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心律失常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心房颤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目前仍是房颤治疗主要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心室、复律、非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几大类,本文拟综述近年房颤在临床上药物治疗现状。

  • 标签: 房颤 药物治疗 抗凝
  • 简介:脑卒中再发很高心脑血管疾病,西方人与中国人发病情况有所不同。西方人冠心病多,因冠心病造成死亡占死因第一位。中国人心脑血管疾病第一位死因是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很高。每年新发生脑卒中150万例,由于近年治疗方面的进步,

  • 标签: 脑卒中 降压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死因 再发
  • 简介:当医生告诉你有高胆固醇(被称为高胆固醇血症)时,还会告诉你,应该通过改变你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降低胆固醇及患心脏病风险。即使医生开出降胆固醇药物,您仍然需要通过改变饮食,来确保心血管健康。身体需要少量胆固醇就可运行;实际,我们摄人了太多饱和脂肪胆固醇;从而导致了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水平升高,它可在血管内堆积,

  • 标签: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治疗 预防 降胆固醇药物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