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过程应用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对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术中指标观察情况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1例患者采取常规腹腔镜手术护理,作为对照组,占48.57%;另外54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护理过程应用围术期综合性护理,作为观察组,占51.43%;以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医护人员配合满意度、手术器械准备齐全率、腹腔镜运行良好率,术后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医护人员配合满意度、手术器械准备齐全率、腹腔镜运行良好率及术后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过程应用围术期综合性护理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围术期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过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治的7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均为37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对比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过程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比组的80.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程优质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肝硬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透析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6例重症尿毒症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则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3.95%)、总有效率(95.35%)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34.88%、79.07%),且P<0.05。结论重症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血液透析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血液透析中病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医学推广。

  • 标签: 重症尿毒症患者 血液透析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外消过程出现湿包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34000个灭菌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湿包数量进行调查,并且分析湿包发生原因。结果34000个灭菌包中总计出现356个湿包,湿包的占比为1.04%。产生湿包的原因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具体为包装因素、装载因素、环境因素、蒸汽饱和因素与物品本身因素。结论消毒供应室进行外消过中,需严格控制外消质量,强化灭菌质量管理,杜绝湿包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外院消毒 湿包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疫苗注射过程中心理护理所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疫苗注射的幼儿120例,根据其年龄的奇偶性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幼儿在疫苗注射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幼儿在疫苗注射过程中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并对两组幼儿在注射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应激反应情况,及家长的满意情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实验组幼儿在注射过程中的配合度和家长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幼儿应激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疫苗注射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小儿的应激反应,提升疫苗注射配合度,并且家长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小儿疫苗注射 心理护理 应激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把检验质量提高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进行检验的500例血液样本资料,分析误差率、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500例血液样本资料中有35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占7%;漏诊率为4.4%,误诊率为2.6%;导致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不合理,其次分别为送检不及时、溶血、试管选择不当、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其他原因。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每一环节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均会导致误差。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培养和监督并且加强对受检人员的宣教工作,从而把检验质量全面提高。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提高检验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方法通过品管的管理的活动流程,对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周一至周日)自检验科对全院各病房的血标本留取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后,再对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至周日)期间标本管理进行调查,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后,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明显提高,溶血率由0.54%降低到0.081%,凝块由0.097%降低到0.028%,标本量少由0.002%降低到0.0025%,标本管错误0.02%降低到0.001%,采血方法错误由0.009%降低到0.0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失误率的发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血标本留取 规范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对照研究共选取了12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并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不良反应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肝脏功能受损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以上各项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肺结核患者 抗结核药物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成本、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经济压力,患者接受能力较强,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50份,主要从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抗凝剂应用的多少,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保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知,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抗凝剂应用的多少和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保存时间和条件等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验人员应该加强对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的重视,并予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掌握标本的保存方法,从而保证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检验结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使用分系统功能康复治疗与自主传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38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康复功能恢复时间等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平均是(78.27±9.17)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评分是(72.27±10.82)分,两组的评分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术后的回访优良率是98.56%,对照组的优良率是71.02%,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后使用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愈合时间短,恢复快,优良率高,对于其远期的治疗效果我们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系统功能 康复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儿科呼吸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疾病患儿93例,均给予其盐酸氨溴索治疗,并根据不同给药的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口服,B组静脉滴注,C组雾化吸入,对比三组治疗的效果。结果C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A、B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儿科呼吸疾病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不同给药方式 儿科 呼吸疾病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高流量氧疗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改善疗效及住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经脱机但未进行气管插管拔除的患者共8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处接人工鼻给氧,观察组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脱机前、脱机后12h和脱机后24h进行呼吸频率、pH、PaO2、PaO2/FiO2、PaCO2的指标观测,并统计气道湿化满意人数、纤支镜吸痰次数,脱机后再上机、拔管后使用无创呼吸机、拔管后72h再插管人数和ICU住院时间。结果在脱机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pH、PaO2、PaO2/FiO2、Pa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后两组患者的pH、PaCO2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脱机后呼吸频率、PaO2、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机后再上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后使用无创呼吸机、拔管后72h再插管和ICU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系统能有效的降低ICU脱机后的呼吸频率,改善了患者的脱机后再上机率,并改善了气道湿化效果,对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改善作用。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机械通气 脱机 住院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36.67%和96.67%,与对照组的26.67%、50%和76.67%相比占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6.67%,与对照组的66.67%占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NB4细胞株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中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TGF-β1/Smad途径在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ATRA作用于NB4细胞株不同时间后,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Ⅱ型受体(TβRⅡ)、Smad2、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作用3h后TβRⅠ、TβRⅡ的表达量开始增加;12h后TGF-β1的表达量开始增加,随着加药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48h表达量至最高,然后下降。而Smad2、4、7蛋白的表达在加药3~6h后开始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Smad2表达量于48h达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而Smad4和Smad7的最高值出现较晚,出现在72h,然后下降。结论:TGF-β1信号转导途径与APL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ATRA在体外能上调TGF-β1/Smad途径的蛋白表达,以发挥抗白血病效应。

  • 标签: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 全反式维甲酸 诱导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护理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提供社区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恢复率为8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7%,表明康复效果更好,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胸腰椎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康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结合健康指导提高子宫内膜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4.5%,对照组为76.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在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炎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明显提升了治疗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免法(RIA)测定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200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来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地方人员和在中心进行健康疗养的飞行员。以有无颈椎病为标准分为颈椎异常组和颈椎健康组。随机选取颈椎健康人员30人,颈椎异常组30人,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及海马匀浆TNF-α含量并进行对比,比较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颈椎异常组均进行手法颈椎整复治疗后视物模糊减轻,清晰度增加,颈椎正常组血浆TNF-α含量为34.25±2.19ng/l,而与颈椎异常组血浆TNF一α含量为56.79±3.17ng/l,颈椎正常者血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颈椎异常者(P<0.05)。结论基于本课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血浆TNF-α增高是造成颈椎源性椎动脉持续缺血因素,是引起颈源性视力障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颈椎疾病 视力障碍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