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尚不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限制活动能否减少早期脱位的发生率=我们的假设是脱位更容易发生在没有这些限制的患者中:方法:我们进行了随机、前瞻性研究,对采用前外侧人路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限制其活动,评估限制活动对脱位发生率的作用。在630例患者中,265例(303个髋)同意随机分人两组(“限制”组或“非限制”组)中的一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6周内限制髋关节的活动,即屈曲<90°,内、外旋<45°、避免内收。限制组的患者接受指导,在术后的6周内还需遵守额外的髋关节限制措施,即从手术室搬运至病床时放置外展枕、在病床上持续使用外展枕、在住院期间、康复病房和家里使用高马桶和高椅子、避免侧睡、开车和乘车:所有的患者术后最短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有1例限制组患者发生脱位(发生率为0.33%),发生于患者从手术室搬运至病床的过程中,患者使用外展枕。我们发现非限制组的患者较快恢复侧睡(p<0.001),常乘车(p<0.026),常开车(p<0.001),更快恢复工作(p<0.001),对恢复速度的满意程度更高(p<0.001):限制组的患者每人约额外支出655美元。结论:采用前外侧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似乎有较低的脱位发生率:在我们医院里,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减少一些活动限制并不增加脱位的发生率,但它可降低费用,且患者在术后早期能更快恢复日常活动,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Ⅰ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前瞻性研究 早期脱位 患者 随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发生率
  • 简介:目的观察维骨力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56例病人随机双盲用维骨力314mg或芬必得300mg,辅以康复治疗。服药第5周和停药后2周观察膝关节局部症状和病人行走能力,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肌力,大腿周径。结果维骨力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维骨力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较好,康复治疗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维骨力 芬必得 骨关节炎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新辅助放疗组与新辅助化放疗组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检索2002年至2017年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关于新辅助治疗联合TME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检验异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272例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新辅助放疗组1133例患者,新辅助化放疗组1139例患者。与新辅助化放疗组相比,单纯新辅助放疗组的完全病理缓解率更低(OR=0.32,95%CI:0.22~0.44,P〈0.05),5年局部复发率更高(OR=2.13,95%CI:1.62~2.79,P〈0.05),严重不良反应更少(OR=0.38,95%CI:0.17~0.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保肛率、术后并发症发病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放疗总体上优于单纯新辅助放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但临床应用中仍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 标签: 直肠肿瘤 肠系膜 放射疗法 辅助 化学疗法 辅助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随机对照研究产后乳房护理对提高泌乳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本文所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6例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后乳房护理,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泌乳量、并发症发生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1个月泌乳量为41例,占65.07%,产后2个月为27例,占42.85%,产后3个月20例,占31.74%,对照组产后1个月泌乳量为26例,占41.26%,产后2个月有12例,占19.04%,产后3个月8例,占12.69%,观察组的泌乳量充足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发生乳腺炎,有2例发生乳房胀痛,对照组有9例发生乳腺炎,有8例发生乳房胀痛,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2%,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53%,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有效的产后乳房护理能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减少产妇产后泌乳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产后;乳房护理;泌乳量;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17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0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知信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进行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n=50)进行量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的知信行影响优于随机健康教育,量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激励患者采取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量化健康教育 随机健康教育 冠心病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活血化瘀方和西药相结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平行的对照法,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90例门诊或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为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和极化液治疗;为观察组采取活血化瘀方的治疗方法,并和对照组采取同样的西医治疗法。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仔细观测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及心肌酶谱,进而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25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6%。因此,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要好,虽然两组的心肌酶谱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下降水平要高。结论活血化瘀方和西药相结合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对照研究 随机平行 活血化瘀方 病毒性心肌炎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013月1年~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不同护理的64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各项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8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7%,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可极大的提高腰椎爆裂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体验,应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应用价值 随机对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知信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进行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n=50)进行量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人的知信行影响优于随机健康教育,量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激励患者采取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量化健康教育 随机健康教育 冠心病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行黄芪颗粒+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黄芪颗粒+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免疫学的检查结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68例(91.89%)显著高于常规组56例(75.68%),联合组的各项免疫学检查结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行黄芪颗粒+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水平,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黄芪颗粒 匹多莫德口服溶液 儿科 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冶疗强迫症的临床随机对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强迫症患者90例分两组,帕罗西汀组采用帕罗西汀冶疗;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强迫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强迫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治疗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帕罗西汀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冶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帕罗西汀,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强迫症 临床随机对照
  • 简介:背景:骨创伤后的深静脉血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两种不同方法对预防钝性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有效性。方法:共有224例住院患者参与此项预防创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前瞻性随机性研究。200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预防方案。A组患者在钝性创伤后24-48h内使用依诺肝素(30mg,皮下,每天两次)。B组患者在人院后使用脉冲式足泵并延迟使用依诺肝素。所有患者在出院前均行静脉核磁共振和超声检查。结果:A组共97例患者,B组共103例患者。22例患者(A组13人,B组9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A组2例还发生了肺栓塞。本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1%,A组13.4%,B组8.7%;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出现大的或闭塞性血栓共11例(发生率11.3%),B组仅3例(发生率2.9%)(p=0.025)。A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1%,B组为0。A组有2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B组为20例。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均用血7.4单位,无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均用血3.9单位(p〈0.05)。结论:结果显示严重的肌肉骨骼创伤后,早期使用机械预防(足泵)并延迟使用依诺肝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是相当有效的。比较两组患者,B组患者大的或闭塞性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Ⅰ级。详细的可信水平描述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创伤后 随机性 机械 依诺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利沙铂联合表柔比星/吉西他滨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化疗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进行治疗,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TACE介入时采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进行治疗,对照组在TACE介入时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2、TNF-α、INF-γ和AF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可有效提高晚期肝癌TACE术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肿瘤免疫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沙利铂 表柔比星 吉西他滨 肝癌 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卡西平与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奥卡西平药物治疗)、B(神经阻滞疗法)和AB(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共3组,各19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所减轻,缓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B组>B组>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AB组患者各时间点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观察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比较安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副作用。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联合使用奥卡西平和神经阻滞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减少用药剂量,比单独服用奥卡西平或使用神经阻滞疗法,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 神经阻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强迫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仅使用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组(n=30)使用舍曲林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强迫症症状评分和焦虑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Y-BOCS评分为8.36±1.57分,观察组为15.39±2.08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6.37±1.08分,对照组为10.34±1.57分,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喹硫平可有效提高强迫症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强迫症症状和焦虑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迫症 喹硫平 舍曲林
  • 简介: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价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置管的必要性。共有115个病例入选,结石均位于输尿管中下段,术后常规置管58例,不置管57例,常规置管2周。对术后患者症状、结石取尽率、早晚期术后并发症和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其中患者症状按照USSQ量表进行评价。所有病例均随访12周。

  • 标签: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镜 前瞻性随机研究 不置管 碎石后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100mL生理盐水静滴,研究组采用 60mg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融入 100mL生理盐水静滴。采用 MoCA、 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 MoCA、 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两组 MoCA、 MMSE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第 14d、第 30dMoCA、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促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索集束式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125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患者,其中117例(93.6%)完成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4例,实施集束式干预措施(术前洗必泰沐浴、电动备皮器备皮、手术当天备皮、使用洗必泰醇复方成分的皮肤消毒剂);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措施。按照美国NHSN2013年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定义和监测方法,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和医疗成本消耗情况。结果干预组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3.70%(2/54),对照组12.70%(8/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9,P=0.161);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7(4~32)d,对照组8(3~45)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5,P=0.046);干预组平均治疗总费用10655.00(7295.51~28917.02)元,对照组11737.96(7953.61~24103.04)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3,P=0.015)。结论暂未观察到集束式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但集束式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费用,从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医院的收入,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手术部位感染 集束式干预措施